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案20131220教学目标1把握词人的情感2体会典故的作用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辛弃疾454545454545词人字4545454545454545号45454545454545454545山东历城人他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4545454545454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健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二注音遥岑玉簪螺髻鲈鱼堪鲙尽管求田问舍倩何人唤取搵泪三解词遥岑远目玉簪螺髻断鸿鲈鱼堪鲙尽西风可惜倩何人揾英雄泪四译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日落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课内探究一导入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爱国的烈焰灼烧他是一支如椽巨笔把历史的词章抒写他完美地将文韬与武略集于一身令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与将士仰望他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是慷慨悲壮的一代词宗二检查预习三自主学习1水龙吟一篇情意凝结在三字上2作者在赏心亭看了江天山景落日断鸿这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意象说说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登临意江天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渲染空寂苍凉气氛烘托山景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心情断鸿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表达的心情3看吴钩拍栏杆无人会三个动作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登临意看吴钩拍栏杆无人会4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四个人呢四合作探究1词人为什么不能像季鹰一样回乡呢2词人借许汜讽刺当时什么样的人借刘备讽刺了什么3词人以桓温自比抒发了什么感情五当堂练习一填句1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2揾英雄泪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httpbaikebaiducomview47288htm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注青山比喻阻挠抗金北伐的主和派江水比喻爱国志士与人民恢复中原的愿望与决心1郁孤台下清江水一句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2词中愁的内含有哪些六课堂小结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像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这里我们感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和博大襟怀课后作业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二素材运用借鉴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话题三读郁孤台之魂利用创新投资穷人找出辛弃疾与比尔盖茨的相通之处郁孤台之魂徐南铁1我与辛弃疾在郁孤台上相会2八百年的时光衔枚疾走郁孤台几番修修废废辛弃疾凭栏远眺的凝重身影却在台上徘徊3你还在俯望着江水吗这江当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灵涂炭你叹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泪如今废城墙外建起了一座华丽的人行桥桥上行人不断桥下木船相连4你还在倾听对岸山中的鹧鸪声吗对岸的鹧鸪曾经为你的壮志抱屈与你天凉好个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鹧鸪已飞入历史的深处对岸陈列的是工厂民居鹧鸪的子孙们只在更远的山林中吟哦古调5幼时就读过你的郁孤台下清江水那时住在赣州却不知这郁孤台就在赣州的西北角及至知道了城内叫田螺岭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长安的高台我急匆匆兴冲冲地骑着车奔向那里想依着你的英魂去领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沉郁苍凉以及辽邈的历史感没想到红漆剥落的院门被一把铁锁紧扣抬眼望去郁孤台一派败落不堪风雨之貌灰冷凋敝连板壁也不全只有晾在台上的几件艳丽衣服才见出一分亮色但是在蓝色天幕的衬托下郁孤台的飞檐高高翘起依然孤傲挺拔风骨凛然6今天我们终于在郁孤台上相会了7今天的郁孤台披红点翠焕然一新好一副古装的雍容贵态我相信作为一个横绝六合扫空万里的词人你不会为一座郁孤台的兴衰慨叹你的身影本是因台的兴衰而兴衰的8三层的郁孤台高不过15米但因建在高处赣州尽收眼底赣州不居交通要冲除了当地的文人墨客偶尔雅集郁孤台游人不多这更好我可以静心同钟爱的词人一起面对这无限关山无限江天让无限思绪扑面而来9我问辛弃疾在郁孤台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它接受过那样多的咏唱苏东坡文天祥戴复古李梦阳都是文坛巨子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萨蛮成为千古绝唱10辛弃疾不语我久久凝望着他极目天外的侧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渐次幻化为屈原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我猛然明白了我问题的答案是贯穿着中华文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辛弃疾词中强烈地闪光11可怜无数山的襟怀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华文化脉搏上激越的音符12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人去这种精神不去台颓这种精神不颓即使滔滔江水干了这种精神也将奔流不息地传衍13辛弃疾依然徘徊在郁孤台上我走下台来久久地回望郁孤台也许历史人民屡屡修复它正是为了辛词中的一片丹红14郁孤台郁结着民族魂二1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就三国吴蜀联合抗曹的事迹发出感怀的辛弃疾重游东吴故地登上北固楼回顾三国时期吴蜀联合抗曹的旧事怀念当年雄踞一方的孙权他是多么希望南宋王朝能够重演这段历史奋起抗金收复北方失地啊然而现实却难遂人愿他只有无限感慨抱憾终身诗作表达的就是一种怅惘和郁闷的心情2这首词三问三答自相呼应跌宕起伏层次分明诗人从大处落笔视野十分开阔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词中融经铸史借古讽今表面上是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实际上谴责南宋主和派的昏庸怯懦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虽为曹操之言也代表了作者的心声表达出对当权者无抗金复国之志的遗憾和愤慨一名句对接激情导入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选择部分即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辛弃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这个人就是南宋豪放词人辛弃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辛弃疾欣赏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感受他文武双全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