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

237阅读 | 11收藏 | 1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10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1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doc第1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眠于你心上 上传于:2024-07-08
《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2. 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的方法 3. 反复朗读,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 【学习重点】背诵及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学习难点】反复朗读,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 【课时安排】二课时。 【资料链接】 1.了解作品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有水、石、树、竹、鱼、蔓……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鸣佩环”,那种由水声带来的快乐也跃然纸上。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他心中抑郁、愤懑,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幽深冷寂的环境又使他陷入忧伤、悲凉之中。 【学案自学】 1.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篁( )竹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佁( )然 俶( )尔 翕( )忽 差( )互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参差( )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 初步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小石潭记》选自 一书,作者 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倡导古文运动,与 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4.)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 1、一词多义 (1)环 :如鸣佩环 (2)清: 水尤清冽 四面竹树环合 其境过清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不可久居 (4)乐: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5)游:皆若空游无所依 同游者:吴武陵 2、 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 第2--4段文字依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和潭中气氛。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班级展示]: 各小组在班级展示其合作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也可直接做出评价。 [质疑探究]: 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个问题我还没有明白呢? [我学我得]: 学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呢?本堂课又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苦悲凉的心情。 2.学会欣赏山水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3.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苦悲凉的心情。 【学习难点】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学案自学】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写景的优美文字,根据课文填空 1、小石潭的全貌:   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    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4、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6、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7、文章正面写石潭特征的语句是 . 8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小组合作】 1、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2、.章前面写“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文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3、.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班级展示]: 各小组在班级展示其合作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也可直接做出评价。 [质疑探究]: 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个问题我还没有明白呢? [我学我得]: 学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呢?本堂课又有哪些收获呢? [达标检测]: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佩( )环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 参( )差( )披拂   翕( )忽  斗( )折蛇行 悄( )怆( )幽邃( )  差( )互  寂寥(  )无人 2、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②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句子得到印证。 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_____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5.文中描写小石潭的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________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_______的情感。 [课后反思]: 《岳阳楼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致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学习重点】: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达到自己能独立翻译全文。 【知识链接】 1、岳阳楼介绍: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2、走进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学案自学】 1、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晖( ) 涯( ) 楫( ) 薄暮冥冥( ) 旷( ) 嗟( ) 樯( ) 谪守( ) 属予作文( ) 浩浩汤汤( ) ( )若夫霪雨霏霏( )( ) 岸芷汀兰( ) ( ) 郁郁青青( ) 潇湘(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 (1)、政通人和  (2)、锦鳞游泳 (3)、居庙堂之高 (4)、先天下之忧而忧 (5)、越明年 (6)、薄暮冥冥 (7)、属予作文以记之 (8)、微斯人 吾谁与归 (9)、静影沉璧 (10)、予观夫巴陵胜状 (11)、增其旧制 (12)、登斯楼也 (13)、前人之述备矣 (14)、浊浪排空 (15)、薄暮冥冥 、 (16)、春和景明 (17)、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1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9)、是进亦忧,退亦忧 (20)、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合作探究】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通 ,解释: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解释: 2、一词多义: 国: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国恒亡( )③则有去国怀乡( )或:①而或长烟一空( ) ②或异二者之为( ) 居:①居庙堂之高( ) ②面山而居( )③居十日( )通:①才通人( ) ②政通人和( )③不能通其意( ) 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 ②不以物喜( )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④所以动心忍性( ) 3、古今异义: ①气象万千:古义: 今义: ②微斯人: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 后: [班级展示]: 各小组在班级展示其合作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也可直接做出评价。 [质疑探究]: 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个问题我还没有明白呢? [我学我得]: 学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呢?本堂课又有哪些收获呢? [达标检测]: 翻译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微斯人,吾谁与归?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写法。 【学习难点】:学习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精神,处世、处事要胸襟开阔。 【学案自学】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象万千。 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小组集体的智慧,展示本小组的智慧) 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用原句作答) 3、课文第三、四段两幅画面各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班级展示]: 各小组在班级展示其合作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也可直接做出评价。 [质疑探究]: 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个问题我还没有明白呢? [我学我得]: 学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呢?本堂课又有哪些收获呢? [达标检测]: 1.按要求默写诗句。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2)《岳阳楼记》中抒发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范仲淹所说的 ___ , 的旷达胸襟。 (4)前天,王某在人民公园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禁想起范仲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含义。 (1)而或长烟一空 古义:____ ___;今义:__ _____ (2)连月不开 古义:__ _____;今义:____ ___ 3.从第1题默写的名句中任选一句,列举一个事例加以具体阐述。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 (1)连月不开( ) (2)薄暮冥冥( ) (3)长烟一空 ( ) (4) 把酒临风( ) [课后反思]: 醉翁亭记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章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写法; 3.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背诵及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知识链接】 1.关于“记”这种文体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是记叙游玩所经之地的文章。其选材比较宽,既可以描写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地方风光,也可以记叙社会政治和经济概况及风土人情。行文较自由,笔调新鲜、形象生动并富于抒情色彩。 2.醉翁亭的由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这便是醉翁亭的由来。 【学案自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环滁( ) 琅琊( ) 饮少辄( )醉 林霏( ) 山肴( ) 野蔌( ) 弈( )者胜 阴翳( ) 翼( )然 酒洌( ) 林hè( ) wèi( )然 水声chán chán( )( ) tuí( )然 岩穴mínɡ( ) huì( )明变化 yǔ( )lǚ( )提携 ɡōnɡ( )chóu( )交错 宴hān( )之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饮少辄醉: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得之心而寓之酒: (6)云归而岩穴暝: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