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练习题(含答案).doc

317阅读 | 13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练习题(含答案).doc第1页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练习题(含答案).doc第2页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练习题(含答案).doc第3页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练习题(含答案).doc第4页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练习题(含答案).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禁止靠近 上传于:2024-06-27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练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练习 1.用“\”画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崛起(jué  qué)       出租(zū  zhū)          姓魏(wēi  wèi) 屈辱(rǔ  wǔ)         淮安(huái  zhǔn)       严肃(sǔ  sù) 2.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    )出来呢? A.解救 B.拯救 C.解脱 3.给带点的字选取恰当的解释。左顾右盼( ) A.拜访。 B.回头看,泛指看。 C.照管,注意。 4.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A.魏校长称赞周恩来是因为周恩来是思考过后回答的。 B.魏校长称赞周恩来是因为周恩来看到了国家的不振,并决心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C.魏校长想告诉大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 B.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 C.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D.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6.比一比,再组词。 晰( )     振( )     校( )     组( ) 析( )     震( )     效( )     租( )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繁华—( )     驱使—( )     踊跃—( ) 清晰—( )     惩处—( )     欺凌—( ) 8.查字典,填一填。 查加点的字 部首 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选择正确的字义,打“√” 左顾右盼 _____ _____ ①回头看,泛指看。(    ) ②照管,注意。(    ) 为之一振 _____ _____ ①摇动,挥动。(    ) ②奋起,兴起。(    ) 严肃 _____ _____ ①恭敬。(    ) ②严正,认真。(    ) 9.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巡警不为中国同胞主持公道的行为让人很气愤。(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当周恩来和同学瞻前顾后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择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填序号) A.表示补充说明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语意递进   D.表示停顿或中断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 (2)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 (3)“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 ) (4)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 11.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 (2)“有志者当效此生”这句话是______说的。“有志者”指的是_________,“效”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第三件是______________。这种把最后发生的事情放在最前面的写作手法叫作____________。 (4)爱国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有两方面:①_______ ___;②___ _____________。 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2.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训斥——( )            劝慰——( ) 13.短文中的那个女人原本希望______________,结果却是___________,“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说明大家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句中“中华不振”指的是(  )(填字母) A.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15.少年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的现状,立志____ __。你的志向是___ ____。 (二)课外阅读 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年到1922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外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看到底谁是天才,谁是蠢才!” 从此,徐悲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