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基础达标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赞叹( zàn zhàn) 崛起( jüé jué) 师范( fán fàn)
淮安( hái huái) 惩处(chéng chěng) 严肃( sù shù)
屈辱(lǔ rǔ) 报效( xiào jiāo)
2.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1)听了他的话,大家为之一zhèn( ),都睁大眼睛看着他。
(2)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沉痛的教xùn( ),我们从小就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xī( )了收集来的数据,十分清xī( )地看出了百姓的需求。
3.易混字填空。
效 郊
报( ) ( )区 ( )游 ( )果
崛 掘 倔
( )起 ( )强 挖( ) ( )土
4.给下列字加上合适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不: ( ) 交: ( ) 辰: ( )
( ) ( ) ( )
5.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沉郁的( ) 响亮的( ) 不幸的( )
( )的街道 ( )的分量 ( )的问题
( )地坐着 ( )地回答 ( )地赞叹
二、理解应用
6.下列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选一选,填一填。
A.坚定 B.赞叹 C.悲伤 D.疑惑不解
(1)中华不振哪! ( )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3)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
(4)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 )
7.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句话中“背”是“躲避;瞒”的意思。( )
(2)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这句话中的“果真”与“果然”的意思相近。( )
(3)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句话中的“效”是“尽,献出”的意思。( )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能怎么样呢?
②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③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④中国巡警没有惩处肇事的外国人,而是训斥她。
(1)我发现语气比较强烈的是第 句和第 句。今后,如果我要表达强烈的情感,可以用 。
(2)用第③句中“不但不……反而……”进行造句。
。
9.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 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 的事情,立下“ ”的志向,由此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 的人。
10.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
( )周恩来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 )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三、素养提升
11.课内精彩阅读。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给选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①“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是指 。(用文中原句回答)
②“有志者”的意思是 ,“效”的意思是“ ”,“此生”指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
(3)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
12.课外类文阅读。
周总理的故事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作马路?”周总理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都是低着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