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
1、 教材地位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三课,从单元标题可看出本课在这一单元中的重要地位。第5课《三大改造》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56年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课则是承接前文,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描述,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2、学情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建立有了初步了解,但尚未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和困难。
从认知基础来看,初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初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住处,并依据住处得出结论。鉴于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适当地选取文字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二、教学任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八大的内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失误;十年建设的成就及焦裕禄、王进喜等英模人物的事迹。
理解:八大的历史地位;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
过程与方法:①以20世纪50年代的歌曲导入新课,海中课堂气氛,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有利的心理情境;②通过多媒体手段和情境创设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通过“感动中国”的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英模人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②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实际国情
2、 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确立依据: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学生分级讲座,让学生在体会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的同时,认识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借鉴“感动中国”电视榜上的方法,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其代表人物。这样,学生能从感知到认知、从认识到理论,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严重失误及其原因。
确立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突破方法:通过虚拟“一个叫刘建国的小孩一天的经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然后分析党和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最后,通过学生讨论,进行深刻的剖析,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根源以及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这其中教师一定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正确导航。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前两节课和本节课的历史环境,通过时空隧道了解其相关内容。
问题教学法: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问题,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知识进行探究。
分析研讨法: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问题让全体同学进行研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新课导入:播放视频《社会主义好》
问题:你知识50年前的流行歌曲是什么样的吗?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0世纪50年代,这首《社会主义好》红遍大江南北!激扬的丹东市、深情的歌词唱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跳动的音符里蕴藏着一种时代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伴着这首歌曲重温那段尘封的历史。
【设计意图】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引发学生兴趣是关键。依据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心理特点,利用歌曲进行课堂,能调动学生情绪、沉浸气氛,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自然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同时歌曲的主题与本课内容十分贴切,使导入更加自然。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讲授新课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和失误
1、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虚拟历史场景:把课堂作为八大会场,学生是大会代表,让学生结合手中下发的八大文件(教材),一同聆听党的领导人的报告。和党一起去破解新时代赋予的历史命题。(多媒体展示问题;播放录像──刘少奇作政治报告片断)
问题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问题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经济状况怎样?(贫穷落后)
问题3:当时人民有怎样的愿望?(改变贫穷的面貌)
问题4: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看完录像后,让学生根据录像的内容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由此可见,八大的决策符合国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所以,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从此,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八大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声音、影像等资料,来感受和体验八大的会议内容,避免了单纯看教材的枯燥。通过对内容的解读,既使学生认识到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问题过渡:媒体展示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及在其指导下经济战线取得的成就。
教师:农业战线取得可喜成就,使一些人看到这一数字后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建设的步子可以再大一点,速度可以再快一点。于是在1958年又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由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出现曲折历程。
2、曲折历程——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创设情境一: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问题1:比较、分析1958年的总路线与1956年的建设方针有何不同。
创设情境二:多媒体展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漫画。
问题2: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一种怎样的愿望?这样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教师过渡:虽然不现实,但人们盲目求快,急于求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落实总路线的精神,党中央又发动了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和试图更快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此导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创设情境三:多媒体展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宣传画
虚拟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1958年的北园人民公社,主人公叫刘建国,这一年刚好九岁。(刘建国的故事通过老师讲述,辅以图片等手段完成)
故事情节一:大炼钢铁(经济与环境)
教师讲述:这天一大早,刘建国跟妈妈去工地送东西。看到邻居阿姨们推着小推车,车上装满了家里常用的铁制工具。
路上,他看到大人们正在忙着砍树,一片树木已经被砍光了。
到工地后,他看见很多人正围着好几座小高炉把刚去到的铁制工具扔进了炉子里。刘建国看到墙上写着“大炼钢铁”标语。他在想这是干什么。
问题1:这种方法能炼出钢来吗?大炼钢铁在当时有何影响?
故事情节二:浮夸风与经济困难
教师讲述:刘建国听说妹妹被选中去照相,就去看。只见妹妹坐到高高的稻子堆上,一个记者正在给她拍照。一旁还有人在介绍:“记者同志,这块地亩产一万六千斤。我们是采用深耕密植的方法,你看地里那庄稼密密麻麻地挨着,多喜人啊!”(图1)
问题4:同学们想想看,这种“科学方法”科学吗?(引导学生用生物知识回答:不科学。如土地的肥料,光合作用等)
既然不科学,还要采用,这就是瞎指挥,在瞎指挥下出现的一系列数字就是虚假的,对此还要大肆宣传,这就是浮夸风。其实当时有人意识到这不是真实的,但没有被广泛接受。很多人继续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竞相虚报浮夸。一时间,浮夸风吹遍全国。(图2)
故事情节三:公社食堂(“共产风”与积极性)
教师讲述:中午,收工哨响。刘建国跟着母亲去公共食堂吃饭。食堂里人声鼎沸,人们高兴地享受着不花钱的饭菜。有人说:“真是进了共产主义了。”
饭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