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

249阅读 | 9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第1页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第2页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第3页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第4页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第5页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第6页
11劝学 《荀子》教案(2)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doc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未曾采撷 上传于:2024-06-27
《劝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积累掌握文言实词“绝、强、假”等字的意义和用法。 3、引导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5、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6、背诵全文,积累文中深蕴哲理的格言和成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阐述的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论述道理时巧妙运用的大量比喻,感受其强大的说服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 (教师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1、学生查阅有关荀子及《荀子》的基本知识。 2、熟读课文,疏通文中字词,思考课后练习。 3、搜集整理有关劝学的文章、故事、诗句或名言警句。 (以上任务要求学生课外完成,课内交流。)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四步完成教学目标。即第一步:检查课前朗读情况,正音、正字;第二步:指导朗读,掌握语气、节奏;第三步:理解朗读,把握文意;第四步: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一、导入 让我们一起走进荀子的《劝学》。 二、抽查学生简要介绍有关荀子的基本知识 教师在学生简介的基础上,小结如下: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仪而化之”。 《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是先秦散文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标志,其中绝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弟子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 三、检查朗读、正字正音 1、解释题意: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劝”劝勉的意思,即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2、抽1-2名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其他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 3、正音: 槁暴(gǎo) 跬步(kuǐ) 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e) 舟楫(jí) 就 砺(lì) 日参省(cān) 骐(qí)骥(jì) 须臾(yú) 蛟龙(jiāo) 驽马(nú ) 鳝鱼(shàn) 四、指导朗读、把握节奏 1、注意节奏、语气。 2、教师作朗读提示: 本文虽句式整齐、节奏和谐,易于朗读,但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 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3、学生仿读,划分节奏。 4、检查学生划分结果,试用“|”和“.”标志出课文第一段的停顿和重读。 明确: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又例如: 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节奏、感情。 五、理解朗读、把握文意 1、学生两两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完成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理解? (2)文章又分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是怎样论述的? (3)本文阐明了什么道理? 以上问题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来完成。例如: 中心论点(如右) 分论点(如下) 比 喻 句(如下)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分两层意思理解:一是说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不可以已”;二是说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可以已”。 (2)全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就能超越原来的状态。接着,用直木“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论证客观事物经过加工改造后,就能彻底改变原来的状况。最后作者由此推断,得出一个结论:人只要广泛地学习,培养道德品质,就能成为智慧明达、 行为没有过错的人。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作者先是提出“思不如学”的观点。接下来,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连设比喻,具体阐发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如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借助外界条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同理利用外物,为我所用,接受前人的知识使自己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就能获得常人没有的能力,做常人不会做的事情。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君子之所以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在于善于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在这段中,作者分三个层次阐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第一层,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等比喻阐明学习要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第二层,作者以“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这两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习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主观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是否“不舍”,有无恒心。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第三层,作者用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和螃蟹“无可寄托”作喻,正反对照,告诫人们在学习中想要取得成功,必须专心致志,否则必将一事无成。,阐明学习的正确态度是积累、持恒、专一。 (以上要点是在和学生边读课文边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六、学生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重点朗读,帮助学生了解文中大量运用比喻的妙处;同时借助练习让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绝、强、假、望、闻”等字的意义和用法;最后通过拓展思维训练,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意义、作用重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课文导入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对于学习来说确实如此,上一节课我们虽然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基本意思,但是这一节课我们还要继续,进一步了解文章更多的妙处,首先请完成这几道抢答题(如下) 二、检查练习 1、“而”字在文中出现了十多次,理解各句中“而”的不同用法,有利于诵读,说说下面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登高而招 表承接关系,可不译。 (2)而神明自得 于是,表承接的连词 (3)蟹六跪而二鳌 并且,表并列的连词 (4)锲而舍之 就,表承接的连词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却,表转折的连词 (6)吾尝终日而思 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的连词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且,表递进的连词 (8)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但是,表转折的连词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疾: (1)积劳成疾  病 (2)声非加疾也快 强 (3)疾恶如仇 痛恨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