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呀飞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第九单元“飞呀飞”。此单元包括歌曲《小蜜蜂》、《小乌鸦找妈妈》,欣赏《蜜蜂》、《蝴蝶》等教学内容。编者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欣赏器乐作品《蜜蜂》、《蝴蝶》学唱《小蜜蜂》。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小乌鸦爱妈妈》,以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打击乐器。用故事导入法进行教唱歌曲,通过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教育学生要爱妈妈、爱长辈的情感,凸现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意图,教师拓展了教学内容,此课属于“表演与演唱”“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
二、学情分析:
“蜜蜂”、“蝴蝶”、“小乌鸦”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画片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和“蝴蝶”的表象和知识,但对于用音乐来表现“蜜蜂”和“蝴蝶”的学习还是首次。小乌鸦在本课是以一个懂事、爱妈妈的“好孩子”形象出现,成为了同学们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榜样,让音乐课堂升华为美育、德育的综合课堂,本课中音乐形象生动而鲜明,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此次教学对象为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雍景园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整体音乐素质得到了长期的教学训练,有较好的音乐素养。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优良,文体活动丰富,孩子见识面广,知识较为丰富,同学们都热爱音乐,音乐课堂活跃。
三、总体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飞”的音乐形象,感受动物的可爱。
2、学生在充分的聆听中获得对音乐作品的自主感受和体验,并能够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展开充分的想象,进行大胆的模仿、表现。
3、能够安静的聆听并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蜜蜂》、《蝴蝶》、《小乌鸦爱妈妈》中飞的形象,领会音乐要素(节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以及音乐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4.通过学唱《小蜜蜂》和《小乌鸦爱妈妈》、欣赏《蜜蜂》《蝴蝶》、打击乐伴奏、飞的动作创编、用自己身体拍打表演节奏等一系列教学、结合课堂故事情节使课堂教学流畅、生动有趣。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感受“飞”的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编能力,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自主创编打击节奏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歌曲后,感受爱心,并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1、歌词的学习和学生自主创编旋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创编节奏的能力
五、设计意图和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主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注意了:
1、体现课改理念,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师首先注意尊重学生——这一欣赏主体对音乐的独特体验,然后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形象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获得进步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求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逐步主动的进入课堂,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同时巧妙的引用了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