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正确书写生字词。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4、学习课文的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5、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重点聚焦】
为什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爸爸对我的劝告,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难点突破】
“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经历过几个变化过程?
最初:毫无信心 “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 “这似乎是能办到的”
随后:信心大增 “我”能办到。最后:激动啜泣
【走进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国籍)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走一步,再走一步》 。
【背景追溯】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拓展链接】
自信的名言
①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
③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 —— 英国
④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 爱因斯坦
⑤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爱默生
⑥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 —— 卓别林
⑦自信是英雄的本质。 —— 美爱默生
⑧每个人总以为自己的信念都是正确的。 —— 威柯珀
⑨信心可以移山。 —— 英国
⑩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罗曼罗兰
【自主学习案】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训诫(jiè) 陡峭(qiào) 迂回(yū) 啜泣(chuò)
凝视( níng) 着眼( zhuó) 耸立( sŏng ) 纳罕( nà hǎn )
瘦骨嶙峋(lín xún ) 头晕目眩(xuàn ) 小心翼翼(yi )
2.辨清下列字形
训(xùn)(训练) 蓬(péng)(蓬松) 峭(qiào)(峭壁)
驯(xùn)(驯服) 篷(péng)(帐篷) 俏(qiào)(俏丽)
眩(xuàn)(眩晕) 翼(yì)(羽翼) 缀(zhuì)(点缀)
啜(chuò)(啜泣)
炫(xuàn)(炫耀) 冀(jì)(冀望) 掇(duō)(拾掇)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耸立:高高地直立。 ②峭壁:陡直的山崖。
③颤抖:哆嗦,发抖。 ④嶙峋 :文中指人瘦削。
⑤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⑥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⑦纳罕 :诧异,惊奇。 ⑧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发花。
⑨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⑩小心翼翼: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文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4.走进文本
①阅读课文,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美国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
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事件经过和结果:“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 ——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冒险、陷险(1—13)。第二部分:脱险 (主体部分)(14—22)。第三部分:感悟(23))
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
答: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胸腔里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
【合作探究案】
探究点一:心里描写
1.如何理解“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却是自己”。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
一是真实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动。
探究点二:阅读体验
2.你觉得文中父亲的做法与父亲直接爬上去把“我”抱下悬崖,那种比较好?为什么?
第一种好。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父亲并没有责备不听话的“我”,先是安慰“我”,他要和“我”一起回家吃晚饭;给“我”鼓励,给与信心和勇气,“你能办得到的。”;他还夸“我”,说“好”,让“我”不要担心;当“我”踩到了岩石后,他又一次夸“我”,说“很好”,并告诉“我”如何做下一步。可见“父亲”指点有方,给“我”信心和勇气,终于有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经历!
探究点三:人物评价
3.怎样评价父亲?
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的智慧的父亲。
学法指导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例如:“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就很准确的表现了“我”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
【随堂巩固案】
一、基础积累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A.训诫(jiè) 迂回(yǘ) 耸立(sǒng)
B.屹立(qí) 屡次(lǚ) 头晕目眩(xuàn )
C.啜泣(zhuì) 纳罕(hǎn) 嶙峋(lín)
D.萧瑟(sè) 头颅(lú) 小心翼翼(yì)
解析:A选项里“迂回”的“迂”应读yū; B选项里“屹立”的“屹”应读yì;C选项里“ 啜泣”的“啜”应读chuò。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
A. 悬崖 活泼 训诫 高不可攀 B. 耸立 垂直 峭壁 瘦骨嶙询
C. 蓬乱 灌木 啜泣 小心翼翼 D. 闷热 攀爬 凝视 头晕目眩
解析:B选项“瘦骨嶙询”的“询”应写作“峋”。故选B。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D)
A.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B.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C.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D.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解析:A选项“内德说”后面应该是逗号;B 选项 “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中间应该是逗号;C选项“我会摔死的”后面是感叹号;故选D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晚上爸爸妈妈都睡觉了,我人声鼎沸的去客厅拿饮料回房间了!
B. 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繁重的工作致使他瘦骨嶙峋!
C. 都市世界的繁华,让我有种莫名的头晕目眩,感觉没了乡村的那种恬静。
D.她走进来了,跟个冰柱似的,冷冰冰的,又象个公主似的高不可攀。
解析:A选项人声鼎沸的意思是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似的。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应用“小心翼翼”。故选A。
5.根据情节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
①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②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③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④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答:②④③①
6.下列各句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D )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二、课内阅读
阅读第⑰段至文末,完成第7~11题
7.文中写“我”下山的动词有移、伸、探、踩、爬,其作用是表现我下山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内心的恐惧。
8.找出“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短语,并说明其作用。 )
答:心理变化的短语: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
作用: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9.文中划线处当我最后爬下了悬崖,为什么“我”又“啜泣了一会儿”? )
答: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意思相近也可)
10.文中“我”的脱险经历使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无论怎样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小步一小步地解决,天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路要自己走,但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任选其一)
11.对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你赞同吗?你是如何看的?
答: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