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具和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生活经验到了解容量概念,认识测量工具以及“升”和“毫升”的问题。
2、了解容量的含义,会用测量工具测量水杯的容量,能读出包装盒上的液体容量。
3、积极参与比较、测量等实践活动,体会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空杯子,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的杯子。每组准备量筒、量杯各一个。
学具准备:学生带自己平时饮水的杯子。每个组两个高矮粗细都不同的杯子,一个水盆或水桶。每组准备教材中的量筒和量杯各1个。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认识容量
1、让学生拿出平时饮水的杯子,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的杯子盛水多。
与同学比较自己盛水的杯子,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生活经验。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自己平时喝水的杯子,小组几个同学拿杯子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杯子最大,说一说谁的杯子盛水多?
小组同学比较,然后各组回答比较的结果,给各组发言的机会。
教师从同学们的杯子中选择大、中、小三个杯子,照课本第1页上面杯子的位置摆好。
2、让学生观察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说一说哪个盛水最多,哪个盛水最少。
利用学生的杯子作为教学素材,直观比较,既是上面活动的进一步深化,也自然引出下面的活动。为认识“容量”打下基础。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杯子,哪个杯子盛水最多,哪个杯子盛水最少?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的杯子最大,所以这个杯子盛水最多,×××的杯子最小,那么,左边的杯子盛水最少。
3、拿出不宜直观比较的两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哪个杯子盛水多,哪个杯子盛水少,得出不同意见。
由不宜直观比较的杯子,引出用水实验比较的活动,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根据杯子大小,同学用眼睛观察就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盛水多,哪个杯子盛水少。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带来的两个杯子,一个高一些细一些,一个矮一些粗一些,猜一猜,这两个杯子哪个盛水多?
学生会说出不同意见。
4、提出小组合作“玩水”实验的要求,指导学生先讨论怎样比较,再操作并提示。
“玩水”是炎热的夏天儿童喜欢的活动,在玩水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实验,学生既有兴趣,又能获得直观的、真实的体验。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意见,到底哪个杯子盛水多呢?你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这样的杯子。老师还为各位准备了一盆水,请你们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比较,再实际比一比。
注意:从盆里舀水的时候,不要让水洒出来,弄湿了你的衣服。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比较方法。
5、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得到了什么结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交流不同方法。
交流各组不同的比较方法,使学生体验合作的成功。同时在交流中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化。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说一说啊?用你们的杯子,一边演示一边给大家说。
生:我们组是这样做的:把矮(粗)杯子装满水,倒入高(细)杯子中,水都倒完了,杯子还没满。
师:把短粗杯子中的水倒入高细杯子中,水倒完了杯子还没满,说明什么?
生:说明高细的杯子盛水多。
生:我们组是把高(细)杯子装满水,往矮(粗)杯子里倒,结果矮粗的杯子倒满了,高细的杯子还有水,说明高细的杯子盛水多。
6、教师演示“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分别倒入一样的杯子中的方法”让学生比较。
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能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同时,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我也想了一种方法,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找来另两个一样的杯子,先把我们要比较的两个杯子装满水,然后,在分别倒入这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两个杯子中的水平高低不一样。
●高细杯子盛水多。
学生说的意见,只要合理,就肯定。
7、介绍容量的概念。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的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认识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高杯子比矮杯子装水多。在数学上,杯子盛水的多少叫做容量,高杯子盛水多,我就说高杯子比矮杯子的容量大。
板书:容量
二、认识测量工具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装的饮料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的瓶子。先让学生观察、交流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讨论:怎样比较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
师生完成操作,教师进行演示。
在前面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想出比较办法,并完成操作活动。
师:同学们已经会比较两个空杯子哪个容量大。老师这还有两瓶饮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饮料的多少可能不一样。
●两个瓶子的容量不一样。
●两个瓶子的粗细不一样。
●两瓶饮料的液面高度一样不一样。
……
师:如果要想知道这两个瓶子,哪个装的饮料多,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呢?
生:我把它们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看哪个杯子中液面高,哪个杯子装的饮料就多。
学生表达可能不规范,只要意思对就行。然后,教师操作演示。
2、教师提出:如果要准确知道饮料的多少,怎么办?
引出测量工具,教师介绍量筒和量杯的名称,然后让学生分组观察。
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测量工具,使学生体会认识,测量工具的价值,激发对测量工具的好奇心。
师:我们用这个方法知道了粗瓶子装的饮料多, 现在,老师有一问题:如果要准确知道粗瓶子中有多少饮料,怎么办?
如果学生说出量筒量或测量工具,老师给予表扬。
师:要准确知道瓶子中饮料的多少,就要用测量工具来帮忙。今天,为每个组准备两件测量工具。
给各组发测量工具。
师:同学们小心地把测量工具拿起来,老师告诉你们,这些测量工具因为形状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像这样上下一样的叫做量筒。像这样上面粗、下面细的叫做量杯。量杯上面的字母叫“mL”,是表示计量液体容量单位的字母。现在,请同学仔细观察量筒和量杯,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学生观察的结果,教师介绍毫升和升,并举例说明,计量液体的多少,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在认识测量工具的过程中介绍测量单位,并结合实际物品说明液体的含义,又便于学生理解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观察测量工具,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认出以下发现:
●量杯和量筒上边都画有刻度。量筒上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量杯和量筒上都有ML这样的字母。
●量筒有粗细之分,细高的量筒刻度之间的间隔大,测量时会更精确。
发现量筒和量杯分别可以测量不同的液体,量杯最多能测量100mL,量杯能测量250mL。
……
教师板书:100mL 250mL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量杯和量筒上的“mL”,是计量液体多少的计量单位,中文单位名称叫“毫升”。量杯上标的100mL,就是说量杯的容量是100毫升。
板书:毫升 mL
在100mL板书:——100毫升
师:同样,量杯的容量是250毫升。在250mL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