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孟子》两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积累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2)指导学生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形成自己的认识评价。
(3)指导学生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品读,让琅琅读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2)指导学生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指导学生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实意义。
(2)指导学生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学生介绍“我知道的孟子”:故事、名言、观点主张等。
补充材料: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 372—前 289 ),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不被重用,退而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被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以及“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注解、字典读准字音。
2.教师示范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作朗读指导,注意节奏、语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分小组讨论,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难词句。
2.教师释疑。
3.采用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今多指士兵。)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一词多义。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
之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利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翻译句子。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还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兄弟骨肉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要战就一定胜利。
四、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讨论:关于本文的论点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有的人认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同意哪种?说说理由。
明确:文章开篇即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古今对照,理解现实意义。
学生讨论: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提示: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 21 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道”的含义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当今社会,和平、平等是主旋律。
六、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就本文的现实意义写一段感言。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范读,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如: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