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政治-部编版-必修3-教学设计2: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doc-第七课 第1课时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doc

28阅读 | 1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政治-部编版-必修3-教学设计2: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doc-第七课 第1课时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doc第1页
政治-部编版-必修3-教学设计2: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doc-第七课 第1课时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doc第2页
政治-部编版-必修3-教学设计2: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doc-第七课 第1课时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doc第3页
政治-部编版-必修3-教学设计2: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doc-第七课 第1课时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doc第4页
政治-部编版-必修3-教学设计2: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doc-第七课 第1课时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喜欢喜 上传于:2024-06-06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关键能力: 1.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法治思想和成文法律,认识中华法系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的贡献。 2.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认识其科学性,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课,感受法治建设的艰难历程,了解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增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明白西方法治模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领会国家法治建设应立足于本国国情,以科学的理念引导法治建设,以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 3.法治意识:知道依法治国已作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增强法治意识,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生活。 4.公众参与: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法律思想,并在生活中学法、懂法、敬法、守法、用法,积极宣传法律知识,严于律己,遵纪守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2.知晓人类史上出现的法律类型并掌握法律的作用与职能。 3.全面掌握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难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师:吃透教材,提炼重点知识,熟悉教学流程。 学生: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搜集与法律相关的名言、故事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 思考: 1、请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2、搜集历史上的法治名言或结合一部具体的法律,说说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并请代表总结发言,展示课前搜集的法律名言和故事。 教师总结:感谢各小组同学的精彩发言,看来大家对于法有一定的认识,那法是如何产生的?法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又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法律,了解法的故事。 新课讲授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视频《走向法治中国之中华法系》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知识归纳我国古代法治发展的历史,完成表格,并思考: 1、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什么?中华法系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变法为何失败?他们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法系之所以源远流长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它根植于中华文化。 时间 法律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 西汉时期 强调礼法结合 唐朝时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鸦片战争后 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变法图强,结果以失败告终 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的特点是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变法失败原因是不考虑本国国情,照搬照抄他国的法律及法治模式,是难以成功的,启示我们法治建设应符合本国历史与国情。 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教师导语:了解我国法律发展史后,我们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请学生思考: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取前人,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的,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法律现象,如法的产生、决定因素、本质、特征等重大问题而形成的基本理论观点。 1、法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2、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3、法的历史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4、法的本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5、法的特征。 (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4)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时间 法治情况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 1954年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82年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 1999年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 2004年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8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