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

157阅读 | 6收藏 | 1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2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3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5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6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7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8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9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1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1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12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13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案.doc第1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告辞 上传于:2024-05-27
5 影 子 eq \a\vs4\al(●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新笔画“斜钩”。认识三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eq \a\vs4\al(●重点难点) 1.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时本课教学的重点。 2.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第一课时 eq \a\vs4\al(●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斜钩”。认识三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eq \a\vs4\al(●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1. 课前开展体育游戏:我说你做,如老师说向左转,学生马上做相应的动作。 2.激发兴趣:我说一个谜语给你们听,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我走,他也走。我拍球,他也拍球。 我跳,他也跳。我舞蹈,他也舞蹈。 猜中谜底,板书课题:5.影子 3.揭示课题: ①读题,注意读好 yǐng后鼻韵母,“子”读轻声。 ②随机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影”字? 二、初读感知 1.鼓励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2.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①请你先自己读一读:前、后、影、好、黑、狗、它、朋、友、左、右。 重点让学生知道三个偏旁部首:宝盖头 、女字旁、 月字旁 ②指名读,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准了没有?鼓励读对的同学大胆出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③识记生字: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怎样记的?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吗?(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习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并引导小朋友合作演示前──后,左──右等字义。) 3.小结:记生字的办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开动脑筋,就能学得又快又好! 4.同桌合作再读书,互相学习。 三、细读全文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2.你发现过自己的影子吗?书上的小朋友他的影子在哪里?读一读课文。 3.为什么说影子是条狗?(影子是黑色的,有时候影子很小,很像一条小狗。)鼓励学生把话说好。上午和下午的时候,人影就短,短的影子不像人,好像一条小黑狗。 指名读、分组轮读。 4.“跟着我”指的是跟着谁?什么是“跟着”?(“跟着我”指的是书上的小朋友。“跟着”是指影子在小朋友后面。)投影演示第一段内容。 5.“常常跟着我”中的“常常”是什么意思?“常常”是影子有时候跟着我,有时不跟着我,不是(总)跟着我。 6.教师小结:影子时常跟着我们,有时候在后面,只要有太阳就会有影子。影子常常跟着我们,很有意思,它给我们带来快乐。 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轮读。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范读、齐读。 投影演示:影子在左、影子在右,使学生辩别左和右。 提问: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说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常常是在一起的。影子有时候在左,有时候在右,就像经常在一起的好朋友。) 谈话:经常有好朋友在一起,心里是很高兴的,读的时候要这种心情读出来,该怎样读。 2.指名读、齐读。指名分段读、指名读全文、齐读全文。 3.教师总结: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仅学习了生字,还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eq \a\vs4\al(●教学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eq \a\vs4\al(●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前、后、影、好、黑、狗、它、朋、友、左、右 二、熟读成诵 1.练习背诵课本,借助填空,引导学生记忆课文内容,练习分段背诵,再背诵全文。 2.说说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谁。 3.看动画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三、练习写字 1.用熟字记忆生字。 2.指导书写。看清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笔顺描写,最后独立写两个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指导“我”的笔顺时注意新笔顺斜钩的书写。 四、总结梳理 学习了第5课,我们学会了11个字,1个新笔画“斜钩”和3个新偏旁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读了这遍课文我们知道了影子常常跟着我们,陪伴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根据观察,中午的人影短,早上和下午的人影子长。细心的小朋友们,只要你们注意观察,相信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比如夜晚在家里的墙上,可以用手做出各种手影图形。不信,你试试看。 eq \a\vs4\al(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让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质疑,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而且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6 比尾巴 eq \a\vs4\al(●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习三个新偏旁“尸、扌、八”,学习新笔画“ 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eq \a\vs4\al(●重点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第一课时 eq \a\vs4\al(●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习三个新偏旁“尸、扌、八”,学习新笔画“ し”。 2.初读感悟课文。 eq \a\vs4\al(●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游戏——“摸尾巴”。 (1)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尾巴……(预设:生疑惑,我们没有尾巴啊?) (2)我们人类没有尾巴,那谁有尾巴呢?(动物)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尾巴呢?(学生自由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小动物尾巴的资料。) (3)小结:小朋友们知道的知识可真多,知道这么多有尾巴的小动物。 2.随机识字。 (1)我们一起来看“尾巴”这个词。(板书:尾巴)谁来读一读这个词? (2)指导学生观察拼音。 “巴”没有声调,要读轻声,我们要把“巴”读得又轻又短。 3.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们还进行了一场比赛呢!它们要比什么呢?(板书:在“尾巴”前加上“比”) 4.认读课文题目。 (1)指名读课文题目。 (2)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三个字的音,还要记住它们的形,谁跟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想知道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吗?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2.提出自读要求: (1)大家读课文时注意看旁边的插图,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把参加比赛的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学生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参加比赛的小动物。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和动物的图片。 (2)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就亲热地和它打个招呼吧! 5.去掉图片认词语:现在,小动物们的照片不见了,你还能认出它们的名字吗?(自由读、齐读) 6.开动脑筋识字。 (1)瞧,字宝宝从文中蹦出来了,开动小脑筋,你想记哪个字? (2)学生自由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三、再读课文 随文识字 1.提出阅读要求:①在课文中画出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把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一记。②想一想儿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按要求再次自由读课文。 3.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展示。 (1)同桌轮流读,相互正音。 (2)读得好的地方互相学习,不太好的地方一起改进。 4.指名读课文,交流儿歌的主要内容。 5.指名分段读文,随文识记生字。 (1)识记“短、扁”。 ①对比“长”认识“短”,对比物体形状认识“扁”。 ②给“短”扩词:短发、短裙、短袜、长短。 ③用“扁”练习说话:鸭子的尾巴是扁的,白鹅的嘴巴也是扁扁的。 (2)识记“最”。 ①加一加的方法:上面一个日字头,下面一个“耳”的变形,再加一个“又”。 ②用字谜识记“最”:日在耳上站,又在耳边睡。 6.做游戏,巩固生字。 7.齐读课文。 四、辨认字形 指导写字 1.我们已经成功地认识了11个生字宝宝,还有4个生字宝宝要跟我们交朋友。你们有信心写好它们吗? 2.出示“我会写”的字:长、比、巴、把。 3.指导观察:长、比,学习新笔画:竖提。指导书写,示范并且强调生字的笔顺。 4.指导观察:巴、把。认读、组词。学习新偏旁:扌。指导书写,示范并且强调生字的笔顺。 5.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6.学生按笔画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7.评议。将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写三遍,小组评,全班评,老师评,看谁写得最好。 第二课时 eq \a\vs4\al(●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2.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eq \a\vs4\al(●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导入新课 1.听写字词。 2.到底有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呢?(指名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片。) ①学生认读小动物的名字,并贴到对应的图片下面。 ②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 句式:参加比尾巴的有_____,有_____,有______,还有____。 二、细读对话  理解内容 1.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比尾巴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 2.认识小节:这篇课文一共有四小节,每三句是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有空行。 3.认识问号,学会读问句。 (1)请四名同学来读课文,每人读一节,其他的同学要仔细听,认真看,用心想,你们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没有读懂的地方用铅笔作记号。 (2)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再次指导读问句。 4.学习答句,理解内容。 (1)你们能回答出刚才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相应的句子,出示板书。) (2)展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出示有关松鼠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用“好像”说话,了解比喻的手法。 ②出示有关孔雀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用“……最……”说话。 ③通过做动作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扁”。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和你的同桌对读一下。一个问,一个答。 (2)指两名学生分别读问句和答句。 (3)评价读的情况。 (4)小结:①问号要读出疑问的语气;②要将动物尾巴的特点表现出来;③轻声要读好。 (5)生生对读,师生引读,小组拍手读,加上动作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推荐读。 三、巩固字词 熟读成诵 1.背诵课文。先自己背背,再同桌互背。 2.游戏:你来问,我来答。 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谁的样子最可爱?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vs4\al(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为引导,通过“找尾巴——比尾巴——画尾巴”贯穿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十分高。本课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7 青蛙写诗 eq \a\vs4\al(●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3.知道青蛙写诗的时侯谁来帮忙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诗歌的情趣。 eq \a\vs4\al(●重点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诗歌的情趣。 eq \a\vs4\al(●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吹泡泡用具、标点符号儿歌。 第一课时 eq \a\vs4\al(●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初读课文,明白青蛙写诗的时侯谁来帮忙了。 eq \a\vs4\al(●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青蛙)学生猜出后师板书。 2.出示青蛙图片。问:你知道青蛙有哪些本领呢? 3.青蛙除了这些本领外,它还能写诗呢!板书(写诗) 4.学习“写、诗”两个字,学生说说是怎么认识这两个字的。 5.齐读课题(⑦青蛙写诗),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并圈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1)学习“点”,让学生说说雨点是什么样的? (2)学习“串”,引导学生想想什么东西是成串的?区分“串”和“点”的区别,结合实际进行量词“串”的运用,一串(项链、辣椒、香蕉、羊肉……) (3)学习“们”,猜谜:门上靠了一个人。教学形声字识字法。 3.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注意“们”,组词“我们、你们”后要变轻声,读又短又轻的调子。 (2)学生对我会认的字进行扩词。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让它变成新词读一读。 (3)对我会写的字进行组词并说话练习。 4.再读课文,想一想:青蛙写诗的时侯谁来帮忙了? 5.小组合作学习。 (1)青蛙写诗的时侯谁来帮忙了?(贴图: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分角色读课文(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eq \a\vs4\al(●教学目标) 1.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2.青蛙写诗时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是怎样帮助它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诗歌的情趣。 eq \a\vs4\al(●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小青蛙图片,和小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开火车读词语“下雨、写诗、雨点儿、我要、游过来、给你、当个、我们、一串水珠、可以、写成”来复习生字。 二、品读感悟 1.听——淅沥沥,沙啦啦,下雨啦!雨点儿落在荷叶上,落在水里,落在小青蛙的笑脸上,于是呀,这只小青蛙就在这个美丽的雨天写了一首诗,它写的是什么诗呢?我们快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吧!要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 (1)讨论:青蛙写诗时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是怎样帮助它的? (2)交流汇报。 3.学习第二节。 ①我们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吧! ②(多媒体出示:“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指读,齐读,师生合作边做动作边读。 ③看图片,说说蝌蚪的样子,比较逗号和小蝌蚪的样子。 ④在课文中找一找逗号。用笔把课文中的逗号圈出来,看谁圈得又对又快。 4.学习第三节。 ①你们想看看水泡泡吗?(吹泡泡)老师吹出了什么样的泡泡? ②水泡泡怎样帮助小青蛙的?(多媒体出示:“我能当个小句号”)指读,赛读。 ③想一想:句号该怎样写呢? ④火眼金睛:课文中的句号全部被我找出来了。 5.学习第四节。 ①同桌交流:为什么说是一串水珠帮助小青蛙而不说一个水珠呢?师:可见,串是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多媒体出示:“我们可以当省略号”)齐读。 ②你会写省略号了吗?学习省略号的写法。 6.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你能说说它写的是一首什么诗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三、细读课文 1.假如你是这只小青蛙,你的心情怎样?假如你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你的心情又会怎样?(高兴、自豪、感谢的心情) 2.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3.比赛读。(小组比赛读、指名比赛读、选对手比赛读) 四、总结梳理 1.逗号、句号、省略号这些都叫标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标点?(?;!) 2.学生欣赏儿歌《标点符号歌》。 3.小青蛙真了不起,它用一个“呱”字,再借助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助,就写成了一首“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的诗,我们要向它学习哟! eq \a\vs4\al(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一文内容富有童趣,充满想象,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我力求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开展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如猜谜语、出示情境图等等。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学时启发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既认识了标点符号,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8 雨点儿 eq \a\vs4\al(●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拼读本课的生字,利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观察、练习会写本课的5个生字。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eq \a\vs4\al(●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第一课时 eq \a\vs4\al(●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认识横钩,区分人字旁和单人旁,会写“从”和“你”。 3.借助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学会用“……从……”造句。 eq \a\vs4\al(●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云妈妈有许多孩子,它们特别爱唱歌,你听,这会儿它们又唱起了歌:滴答滴答,沙沙沙……它们是谁呀? 2.出示课题:雨点儿特别爱和小朋友交朋友,你来和它打个招呼吧! 指名读、齐读课题。生自由和雨点儿打招呼,读准“点”和儿化音,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喊它吧!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这么可爱的雨点儿,他们是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要求:(1)读: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巩固生字 (1)出示带拼音字卡,开火车读,指名读。 (2)识记字形:生字我们都会读了,字形你记住了吗?去拼音认读。(课件出示生字,检查交流) (3)看谁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 3. 小朋友们,雨点儿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可高兴啦,它们也想和你们做做游戏,看谁最聪明。做“雨点儿落在哪里”的游戏,“雨点儿”身上写着音节,地上写着生字,“雨点儿”落到生字上。 4.出示:数不清、云彩、飘落、半空中、问题、回答、地方。顽皮的雨点儿要考考大家,小朋友们敢接受挑战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注意这个“方”字单个字读第一声;“方”和“地”成为好朋友的时候,就要礼貌地脱去帽子,变成轻声。谁能把轻声读出来。 5.小朋友们真能干,这点小考验一点也难不倒大家。雨点儿不服气了,又想出了一个问题问大家: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请小朋友们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给他们排排队。 6. 生带问题再读课文。读完课文之后请小朋友来说说我们认识了几个朋友?他们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读完交流,读了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很多很多,真能干。 三、细读课文 1.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从哪里来的?你从哪里发现的?现在我们学习第一自然段。 2.是呀,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出示句子) (1)谁来读读这句话?那我们就来比比谁读的雨点儿多。小朋友们先自己练习一下,好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2)刚才这位小朋友还做了动作,那我们能学着他的样子加上动作来读吗?(带动作读) 3.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 4.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练习用“数不清”说句子)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数不清的。 5.刚才很多小朋友在做动作的时候,我注意到你们做了这么一个动作(飘落),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飘落”的意思,因为雨飘下来很轻)是啊,雨点儿被风一吹,轻轻地飘着落下来,这就叫“飘落”。那我们在读这个词的时候,也要——(轻一点儿)。好,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一遍。(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真的盼着春天早点儿到来,雨水快快降临,来唤醒自然万物。你们还记得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雨点儿从哪里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课件出示句子: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补充:亮亮从____________。 3.请你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4.像这样的句子你们会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 五、指导写字 1.写好“从”。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