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奥数讲座 三年级找规律(一).doc

246阅读 | 12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奥数讲座 三年级找规律(一).doc第1页
奥数讲座 三年级找规律(一).doc第2页
奥数讲座 三年级找规律(一).doc第3页
奥数讲座 三年级找规律(一).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和你撒个娇 上传于:2024-06-06
三年级找规律(一)   这一讲我们先介绍什么是“数列”,然后讲如何发现和寻找“数列”的规律。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数列。例如, (1) 1,2,3,4,5,6,… (2) 1,2,4,8,16,32; (3) 1,0,0,1,0,0,1,… (4) 1,1,2,3,5,8,13。   一个数列中从左至右的第n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如,数列(1)的第3项是3,数列(2)的第3项是4。一般地,我们将数列的第n项记作an。   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有限多个,如数列(2)(4),也可以是无限多个,如数列(1)(3)。   许多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我们这一讲就是讲如何发现这些规律。   数列(1)是按照自然数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的,也叫做自然数数列,其规律是:后项=前项+1,或第n项an=n。   数列(2)的规律是:后项=前项×2,或第n项   数列(3)的规律是:“1,0,0”周而复始地出现。   数列(4)的规律是:从第三项起,每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即   a3=1+1=2,a4=1+2=3,a5=2+3=5,   a6=3+5=8,a7=5+8=13。   常见的较简单的数列规律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例如数列(1)(2)。   第二类是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找到规律。例如数列(3)(4)。   第三类是数列本身要与其他数列对比才能发现其规律。这类情形稍为复杂些,我们用后面的例3、例4来作一些说明。 例1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4,7,10,13,( ),… (2)84,72,60,( ),( ); (3)2,6,18,( ),( ),… (4)625,125,25,( ),( ); (5)1,4,9,16,( ),… (6)2,6,12,20,( ),( ),… 解:通过对已知的几个数的前后两项的观察、分析,可发现 (1)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所以应填16。 (2)的规律是:前项-12=后项。所以应填48,36。 (3)的规律是:前项×3=后项。所以应填54,162。 (4)的规律是:前项÷5=后项。所以应填5,1。 (5)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   1=1×1, 4=2×2, 9=3×3, 16=4×4,   所以应填5×5=25。 (6)的规律是:数列各项依次为   2=1×2,6=2×3,12=3×4,20=4×5,   所以,应填 5×6=30, 6×7=42。   说明:本例中各数列的每一项都只与它的项数有关,因此an可以用n来表示。各数列的第n项分别可以表示为 (1)an=3n+1;(2)an=96-12n; (3)an=2×3n-1;(4)an=55-n;(5)an=n2;(6)an=n(n+1)。   这样表示的好处在于,如果求第100项等于几,那么不用一项一项地计算,直接就可以算出来,比如数列(1)的第100项等于3×100+1=301。本例中,数列(2)(4)只有5项,当然没有必要计算大于5的项数了。 例2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2,2,3,3,4,( ),( ); (2)( ),( ),10,5,12,6,14,7; (3) 3,7,10,17,27,( ); (4) 1,2,2,4,8,32,( )。 解:通过对各数列已知的几个数的观察分析可得其规律。 (1)把数列每两项分为一组,1,2,2,3,3,4,不难发现其规律是:前一组每个数加1得到后一组数,所以应填4,5。 (2)把后面已知的六个数分成三组:10,5,12,6,14,7,每组中两数的商都是2,且由5,6,7的次序知,应填8,4。 (3)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前面两项的和等于后面一项,故应填( 17+27=)44。 (4)这个数列的规律是:前面两项的乘积等于后面一项,故应填(8×32=)256。 例3 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1)18,20,24,30,( ); (2)11,12,14,18,26,( ); (3)2,5,11,23,47,( ),( )。 解:(1)因20-18=2,24-20=4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