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下册
第10课《皿字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正、察、临、校”四个步骤,使学生了解木字旁的形态特征,学习其正确的书写方法,并比较准确地临摹范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渗透临摹方法,提高临摹水平,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养成仔细观察基本笔画写法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习字兴趣,在学习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皿字底的形态特征,学习其正确的书写方法,并比较准确地临摹范字。
教学难点:
“皿”字做底时的不同变化。
工具准备:
学生: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
教师:课件、书写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正身、正心
正身: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正心:深呼吸(听音乐)
导入新课
李老师给大家讲个书法名人:
此人叫怀素 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幼年出家抄写经文。一个八九岁的小和尚,没有钱买纸,就在芭蕉叶上写字,叶子全都写黑了,然后在木板上写,把木板都写穿,退笔成冢,池水尽墨。怀素有时挥笔疾书,如入无人之境。不仅是纸张、素绢,粉墙就连师兄穿的衣裳、抱器皿,也都成了怀素的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