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十一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的精神。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的精神。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老师朗诵诗人的《归侨》,创设情境。
师:诗中的人该是怎样的身份?
师;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情,轻声齐读这首诗吧!
师: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齐读课题),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很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有一颗怎样的心?
(板书:热爱祖国)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有句俗语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在最佳道路。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
师: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大屏幕相机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太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俗语说,“听其声,识其人”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他进行第一次心灵对话吧。
大屏幕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师:当时钱学森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生活、工作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请大家自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语。
师:我们先来想像一下,当时钱学森的美国生活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
师:这么优厚的待遇怎么能叫人不心动呢?钱学森受诱惑了吗?他是怎么说的?
师:好一个坚定的钱学森。
我们再来想像一下,当时钱学森的美国工作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
有那么优越的工作条件,他不为所动,因为他一刻也没忘记——我是……
有那么优厚的待遇,他也不为所动,因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我是……
钱学森能有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正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师从被称为“现代航空之父”、 “超音速飞行之父”的冯卡门教授。当时有很多人挤破头想成为他的学生,但是,他的要求十分高,所以很多人未能如愿以偿。在这样一位教授身旁,钱学森却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从两个“最”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跟着冯卡门教授,可以想像他的前途无限美好,可是,钱学森却毅然选择了什么?
因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我是……
面对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钱学森毅然选择回国,因为他心中始终-----心系祖国。 (板书: 心系祖国)
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中秋之夜,钱学森向其他留学生袒露了心迹:
大屏幕出示:
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假如你是钱学森,你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
那么就请你以激动、诚恳的心情读一读
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话,画一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钱学森沉甸甸的爱国之情?
“日夜盼望”,说明白天想着,夜里也想着,你能把这份感受读出来吗?
“应当”,说明钱学森把建设祖国当成一种什么?(责任)
请你也带着这份责任来读一读他的话
“终于”说明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很久了,终于有机会实现报效祖国的梦想了。
请你以这种感情来读一读
“共同”说明报效祖国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海外留学生的事。说明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你用激动的心情来读一读。
同学们,请大家带着你们的感受,共同读出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
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当时刚解放的新中国是怎样的?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状况?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是怎么回答的?
祖国那么需要你,钱学森,你赶快回来吧。会那么容易吗,善于发现的同学,你从哪知道的,请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告诉大家。
投影出示: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师:一个师有多少人?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说明了钱学林是个怎样的人?
这样的人,美国的海军次会放他回去吗?你从哪个字能看出来?
“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
当时钱学森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掌握了核心机密, 是个不可多得的稀世之才,所以这位海军将领才这么说的。核导弹的威力如何呢?请看大屏幕
投影出示:核导弹爆炸的视频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