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的理论分析与目标确定一效益审计的概念界定什么是经济效益简单地讲就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效益越高考虑到国有企业的效益好坏不能简单地以是否盈利为评价依据由此产生了经济效益概念外延的扩大提出了审计评价中应该坚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与此相适应经济效益审计逐渐被效益审计概念所取代这些原则的提出似乎可以使得审计评价非常全面科学但实践中却将效益审计复杂化而效益审计目标更加模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效益的概念作进一步的讨论首先从微观上讲效益应该解释为资源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表现在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同样的投入经济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效率或以同样的产出满足更多的需求效果在国外称之为审计从宏观上讲在一个资源稀缺的社会中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以及政府行为包括公共资源的取得分配和使用都发挥着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依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本身也有效率和效益问题政府的效益审计需要更多地运用经济学概念的效益即在社会资源一定稀缺的情况下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如果一项制度安排在使一些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