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完善班级课程表
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对已经简单编辑、修饰和美化过的课程表进行完善,是制作课程表的最后一道工序,决定能否获得一张精美课程表的关键。完善课程表是利用Word进行制作表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所以通过完善班级课程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完成自我设计的成就感。学情分析: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创建课程表,插入和删除行或列,对齐表格中的文字、美化课程表,以及掌握了行、列的选中方法,本课将继续学习选定表格的方法,并且加深学生认识“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习惯,同时掌握合并单元格、设置行高和列宽,以及了解表格的对齐方式与单元格对齐方式的区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行高和列宽的含义。【2】理解将多个连续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的作用。【3】了解整表对齐和单元格内部对齐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能较熟练地设置行高和列宽。【2】熟练掌握选中多个连续的单元格并将其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的方法。【3】设置整个表格的对齐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完善表格的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演绎的能力。教学重点:【1】设置行高、列宽。【2】合并单元格。教学难点:【1】了解整表对齐和单元格内部内容对齐的区别,设置整个表格的对齐方式。【2】合并单元格的操作。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展示:同学们,请看我手里的这张课程表,这是我们班同学在前几节课中的劳动成果,请大家点评。(可以通过实物展台展示,也可以让学生相传)学生评价:色彩搭配协调,线条丰富,整体效果较好。(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在前几课中已经学会如何评价课程表,此处复习评价表格要素)教师提问:除此之外,有没有不足之处,或给予一些好的建议。 比如表格在这张纸中的位置,课程表的大小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有待改善的地方。)学生回答:课程表偏小,不在纸张中央。教师讲解:是的,看来这张课程表还有些许不足之处,有待我们进一步地完善。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完善班级课程表。二.任务分解教师描述:如果制作的课程表没有打印出来,怎么看出表格在纸上的实际效果呢?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讲解:其实,没有打印出来,可以通过打印预览查看效果。教师演示:示范演示打印预览,与纸张课程表对比。学生练习:练习打印预览,并给予完善课程表的建议。师生总结:先鼓励学生说,教师再总结,分析出完善课程表的任务。(1)调整表格大小。(2)调整表格位置。(3)合并单元格。(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需求,表格在纸上的效果,引导学生先从宏观看出表格偏小,位置不在纸张中间,很不好看;再从微观观察出“午休”行可以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先宏观再微观的方法。)三.新课教学任务一:调整表格大小教师讲解:表格是由行和列组成,所以只要设置行的高度、列的宽度就能调整表格的大小了。让学生探究设置行高、列宽的方法。学生探究:引导学生使用鼠标拖动的方法调整行高和列宽,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考虑用鼠标拖动更直接,从实际出发,并且便于学生理解,循序渐进。)学生演示:让探究出设置行高、列宽方法的同学演示操作。教师点评:对演示的过程进行点评。学生练习:没有掌握此方法的同学仿照练习。教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