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56-57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2题。
二、教材分析:
首先,教材通过例1,让学生充分观察,分析得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变量,并引导学生探索二者的变化规律,归纳出数量关系式,初步体会函数思想;其次,通过“试一试”,借助总价和数量这两种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进而通过比较,抽象出成正比例量的字母表达式;最后,借助富有层次性的练习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促使学生逐步把握成正比例量的特点,深化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方法与过程: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结合情境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量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设计理念: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两个相关联的量”和“它们的比值一定”。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量的上位概念,厘清其内涵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使学生能够洞察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课堂始终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例1采用导学方式,教师借助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试一试”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参照核心问题与书本对话、与同伴对话,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抽象出一般表达式。在教学设计时,又适当地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例1时,同时出示了分别记录甲、乙两车2份不同的行驶时间和路程的情况的表让学生研究;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学习用品进行填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最后通过比较,得出判断两种量能不能成正比例的一般条件,并抽象出正比例关系的一般表达式。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导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质疑、比较、概括,以学定教;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
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
七、教学准备:
课件1套、课堂导学单1份、课堂检测单1份。
八、教学过程设计:
㈠创设情境,建立表象
1.导入: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周我们学校将要组织同学们去天目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高兴吗?那,外出之前我们肯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先来看小明购买矿泉水的情况:
数量/瓶
1
2
3
4
……
总价/元
2
……
1瓶矿泉水2元,2瓶多少元?3瓶呢?(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生:…)
也就是说:总价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变化。
继续来看!小丽带了20元钱去买面包:
单价/元
1
2
4
5
10
数量/个
买1元一个的能买几个?2元一个的能买几个?……你又发现了什么?
也就是说:数量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变化。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指出:像这样的两种量我们把它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举例:
你还能举出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例子来吗?谁来说一说?(生:①做题目:已做
的和未做的;②速度一样的情况下:时间和路程;③……)
3.判断: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请看。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①三(3)班的分组情况 ②新华字典的本数和高度情况
③小明从家去学校的情况 ④圆周长和圆周率
学生逐一判断并说明理由。(其中,表④这两种量不是相关联的量,因为圆周率不会随着圆周长的变化而变化。)
【设计意图:什么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之一,成正比例的量的前提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弄清相关联的量是学习成正比例的关键。对于何为相关联,学生会觉得很抽象,因此我创设了“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这一现实情境,从2个简单的数量关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两种量之间的“连动”关系,从而清楚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辨析,深刻理解两种相关联量的含义。】
㈡抽象概括,揭示意义
1.出示:(结合例题)
表①:指:这是甲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情况;
时间/时
1
2
3
4
5
……
路程/千米
80
160
240
320
400
……
表②:乙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情况。
时间/时
1
2
3
4
5
……
路程/千米
80
150
246
308
415
……
思考一:(老师带来了2个问题,首先来看第1个)
⑴表①、表②中各有哪两种量?(生:……)它们相关联吗?(生:……)
⑵哪个表中的两种量的变化更有规律?(生:……)
分析:(好,那我们现在重点来研究表①。)
思考二:
⑴看一看: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生: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反之,……)引导学生横向看:时间和路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变化的。(板书2:变化)
⑵算一算:写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3:80/1=80;160/2=80;240/3=80)这里的比值,表示什么?(生:速度。)这些比值都是80,又说明了什么?(生:速度保持不变)其实如果我们纵向看:也能得到速度这个比值是不变的。(板书4:不变)
⑶想一想:像这样的比的式子多不多,能写得完吗?怎么办?(生:……)如果用一个式子来概括这些算式,这个式子该怎么写?
板书5: EQ \F(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
⑷强调:这里的速度是“一定”的。补充板书:一定。
揭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的时间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6:正比例)
⑸验证判断: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来看表②,表②中的时间和路程也是相关联的量,这两个量也能成正比例吗?(生:……)为什么?(生:……)
【设计意图:核心问题是统整全课的大问题,它需要一系列的关键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上述教学环节,我借助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据的变化过程,体会变化中的不变。首先指向关联的问题,促使学生发现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变化规律,即时间在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反之亦然;其次是指向比值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变化中的不变,即速度始终是一定的;再次是指向数形关系的问题,在很多“数”的基础上引导概括出“关系式”,帮助学生建立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表象,基于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最后指向判断的问题,充分利用不成正比例的表格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和例题1的表格数据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弄清成正比例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比值一定”。】
2.探究:(试一试)
课堂导学单:购买同一种学习用品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部分学习用品的参考价格:铅笔0.4元/支;橡皮0.5元/块;练习本0.8元/本;圆规5元/把;钢笔8元/支。)
我想购买的学习用品是: 。
数量/( )
……
总价/元
……
【导学提示】(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导学提示)
⑴自己选择一种学习用品后把上表填写完整。
⑵说说总价是随着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⑶写出几组相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
⑷你能用一个式子来概括一下上面第⑶题的这些算式吗?
请两位学生上台汇报交流!(生:……)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尽管我们所购买的学习用品不一样,它们的比值也有所区别,但都可以用同一个式子来概括!什么式子?(生:……)
板书7: EQ \F(总价,数量) =单价(一定)
这里的单价一定吗?(生:……)补充板书:一定。
【设计意图: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我对“试一试”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即利用学生熟悉的购物经历,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学习用品进行填表,从而引导学生在另一组数量关系中继续感知正比例关系,它的认知线索与例题1相似,但留给学生的空间更大。因此,我在教学方式上由扶到放,通过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在导学提示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汇报交流后得出:尽管他们所选的学习用品不一样,相应的比值也不一样,但它们的函数关系式却是一样的,从而得到另一组正比例关系的量。】
3.比较:
⑴异中求同:观察这里的例题和试一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补充板书8:它们的比值一定)指出:这就是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关系的条件!
⑵丰富感知: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你能举例说一说吗?(生:……)还有吗?(生:……)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我们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板书9:……)
⑶概括:如果把这么多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概括成一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生:……)指出: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字母来表示,如果用x、y表示两种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该如何表示?k保持不变,可以怎么加以强调?(生:……)
板书10: EQ \F(y,x) =k(一定)
问:在这个关系式中,谁是变化的?
⑷思考:你觉得要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应具备几个条件?哪两个条件?(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突破了具体实例,实现对核心问题的最终解决。问题⑴是对前两个问题的归纳抽象,为由特殊到一般进行铺垫;问题⑵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相似的实例,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问题⑶基于问题解决的需要,促使学生寻求更为一般的表达方法,即字母表达式,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走向理性,也为学习积累了经验;问题⑷通过追问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同时很有针对性的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即“变化→两种相关联的量”和“不变→它们的比例一定”,这也是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的必备条件。】
㈢分层练习,深化拓展
接下来我们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