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253阅读 | 10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第1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第2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第3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第4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第5页
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6: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姐很拽不要爱哥很坏埋了爱 上传于:2024-06-0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重点和难点: 1.把握全文的结构特点。 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的首句和尾句,仅从这两句中就已能感受到这部著作撼人心魄的力量。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问世。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它篇幅不大,中文版只有二万五千字,但其威力却犹如精神原子弹,一经出版就震撼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此获得了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真理的阳光是挡不住的。150年来,《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印刷1000多次,传遍全世界,被公认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文献。 二、作家作品: 1、卡尔·马克思(1818-1883):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上,他们的看法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语),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三、解题: 特殊关系 特殊场合 特殊气氛 1、   在 马 克 思 墓 前 的 讲 话 悼词 演讲词 2、悼词简介: 悼词往往都是从某人的逝世写起(述其哀),接着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贡献、功绩,作出应有的评价(赞其功),最后用切合死者身世、职务、贡献的悼念语(颂其德)结束全文,表达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哀思及对生者的激励。 四、梳理结构: 1、熟悉课文,理清逻辑层次(详见板书) 马克思的逝世,形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述其哀)  理论  两个“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伟大的贡献 (3~5) (点→面) 剩余价值的规律  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广→深 (6)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连接上下段  实践 两个“参加” 推翻资本主义事业   (赞其功) (7) 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概述)  宣传(编报著书) (例述) 组织(创立工人协会) 深远影响 敌人:嫉恨、诬蔑、驱逐、诽谤、诅咒  (颂其德) 永垂不朽  人民:尊敬、爱戴、悼念 2、小结:承递性语句:“这个人的逝世,对于……、“不仅如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过渡性段落:第2段,第6段;总括性段落:第5段,第8段 总之,这篇悼词结构严谨而逻辑严密,而本文的语言同样是准确而感情深沉。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研读课文,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注: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课文中的感情色彩,并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插入:马克思名言:“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 (一)述其哀 1、诵读第一段,品味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 (1)“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非同寻常的影响,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 (2)“最”:程度副词,突出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 (3)“还”: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4)“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悲痛;同时也表明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5)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的头脑。 2、了解2段的过度作用。 (1)“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不用“巨大”?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 (2)用“空白”,而不用“严重情况”?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有概括性的评价。 第2自然段两句话总领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突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连同第1自然段,表达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 (3)指导朗读上述内容,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 (二)赞其功 1、整个第3段是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单句,如何划分结构? 去枝叶,找主干,把这个长句变成一个短句。 明确:马克思发现了发展规律。 (2)抓主干,理枝叶,说说“发展规律”“简单事实”与“冒号后面的文字”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三者构成复指关系,也就是说三者说的是同一个内容。1、2两者之间用一个“即”来标明关系,告诉我们后者是补充前者的;2、3两者之间用“冒号”来标明关系,告诉我们,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阐述。 2、能归纳出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体包含哪两个意思? 明确:(1) 物质决定精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经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