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特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2、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献身于革命与科学的崇高精神;体会作者贯穿全篇的深沉、含蓄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揣摩重点语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情感美,感受马克思的崇高人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有句古语叫做“千金易得,知音难觅”,古有高山流水的典故让我们倾心不已,伯牙长叹: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多少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偶然间却遇到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人,真乃大幸也!然峰回路转,子期终不在,伯牙弦断谢知音,琴断情也断。我们常为其深厚的友谊而感动。今天我们也一起感受一下两位外国伟人的友谊。一起走进恩格斯的《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
2、演讲稿介绍:演讲词俗称演说辞、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3、悼词介绍: 礼仪演讲词的一种,指在追悼会上为悼念死者而发表的表示哀悼之情的文字,是具有悼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