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冀教版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7课,属于“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将欣赏、造型、设计、传统文化的学习融为一体,有利于给学生深刻的审美感受,同时,也给学生较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或灯节,在民俗中是很重要的节日,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元宵节,民俗活动丰富,带给孩子们一份独特的欣喜和感受。以元宵节为活动主题开展-系列的综合探究活动,利用废旧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的美好情感。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是我带的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比较了解,学校是农村小学,但是孩子们对美术课的热情丝毫没差半分,学生动手能力强,对材料的认识和把控很多元化。
学生了解花灯的组成部分,会从生活中搜集很多素材,用来装饰花灯。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中国文化传统节日,使学生了解并热爱。
教学思路的创新;
教学模式的改变:因为学校教学资源较少,课下我经常给自己充电学习,尝试边讲边动手制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手工制作课产生浓厚兴趣。
作品呈现方式;不拘谨于传统或者静态展,让学生自由发挥,更能让她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学到不同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简单花灯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废旧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锻炼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传统民俗文化,学习设计制作花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简单花灯的做法,并能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灯。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希沃助手/手机希沃白板/微课视屏 背景音乐《赏花灯》、《金蛇银舞》/酒盒/卡纸/硫酸纸/骨架/圆盘/旧纸盒、剪子、双面胶、胶水、彩纸、广告纸、线绳、旧纸杯。
学时安排:学习活动一
教学过程:
[导入]激趣导入、吸引欣赏
1教师谈话引入,用猜灯谜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本课,播放赏花灯音乐,邀请学生一起猜灯谜,引出课题。
2.揭示课题-正月十五闹元宵
设计意图:一般的导课都采用视频直接导入或者游戏导入,而我采用教师自生的能力用叙述的形式,随着音律的伴奏将学生引入到猜灯谜的热闹景象中去。再用猜灯谜引出元宵节,导入本节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讲授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讲授]设问质疑:
你们对元宵节还有哪些了解呢?课件导出元宵节的解释文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由于各地庆元宵风俗不同,人们常以吃元宵、猜灯谜、社火、舞狮舞龙等表演形式庆祝元宵佳节。
二、课件出示:我国著名的花灯产地?我国著名花灯产地:福建、广东、陕西、北京。简要对比南北两派花灯在形状和装饰上各有什么特点?为制作花灯做铺垫。
小结:南派花灯造型精致,装饰华丽。北派花灯造型较为贴近生活,显得朴实。
花灯有那几部分组成?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交流成果?
引出花灯的构成:主体、灯吊、灯穗
花灯在制作时需注意什么?
确定主体骨架(五人为小组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