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五课
《美丽的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美丽的草原》
年级:三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领域:造型 表现
教材分析:
《美丽的草原》一课是“造型表现”和“设计 应用”相结合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一谈到草原立刻就会让人联想的那是蒙族儿女生活的地方,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蓝蓝的天,清清的河水……教材整幅版面是一张美丽的草原的大照片为背景,洁白的毡房,绿绿的草地,清澈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牧羊的人,跟歌词中描写的一模一样。以这种人间天堂为背景,在照片的下半圈配上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背景照片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直接感知草原是如此的美丽,通过学生作品插图的欣赏,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使孩子们明确同龄人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丽的草原的热爱,更直观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通过欣赏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让孩子们认识到美术作品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族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性学习,通过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方面的知识,更直观的感受、了解,从而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有个性的艺术创做实践当中。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构图易出现失误,一张纸往往只画不足一半的面积,而留出大量的空白,他们作画不会考虑构图,经常把物象画的很小,或者偏在一角。本节课草原景色有近景、中景、远景,无疑加大了构图的难度,所以在本节课我把井字形构图知识简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受,在学习中积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草原是蒙古族儿女生产生活的地方,了解“草原”美丽的景色的同时,了解草原儿女的生活习惯以及有特色的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教学课件和同龄人的作业,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一幅以草原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要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艺术实践,欣赏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对美丽草原和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美丽草原的景观特点,以不同的创意和表现手法进行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实践创作。
教学难点:
在艺术实践时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构图概念,以创新的手法表现草原“近景、中景、远景”不同的美。
教学准备
1、 教师:课件 、范画
2、 学生:画纸、 油画棒 、水彩笔 、卡纸、 剪刀 、胶水、棉花、废旧物品、超轻粘土等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范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A、手工粘贴画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B 、你知道哪些绘画工具?
二、激趣导入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
1、师: 孩子们,大家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大家想听吗?
播放视频乌兰图雅的《美丽的草原》,供孩子们欣赏。
刚才的歌好听吗?景色美吗?
这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这节课,就让歌声引领我们共同走进草原,亲近草原,品味草原。
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 稳定情绪。
三、探究新知
1、你知道美丽的草原上都有什么吗?你知道哪些关于蒙古族儿女的风俗习惯?
同学们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互相补充。
羊群 骏马 毡房 蓝天 白云 草地 湖水 牧羊人
2、教师小结:草原美丽的景色都是有哪些组成部分。
3、课件展示供孩子们欣赏,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师加以小结:近处绿绿的草地上蒙族儿女在过“那达慕”节。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节目。大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比赛,还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节目。每个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4、草原景色这么美,我们该如何画出来呢?
5、教师课件出示图片——构图
6、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给予补充:绘画时先要把最重要的图案画在重要的黄金分割处,也就是井字形的交出点或者偏离一点。
7、学生实践绘画草原画,小组合作
8、汇报
8、欣赏老师范画:
提出欣赏要求:
画面上主要画了些什么?
画面上近处画了什么?远处画了什么?
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主要颜色?用了哪些辅色? 学生欣赏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注意要说完整话。
9.欣赏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三、实践创新
设计制作一幅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运用大胆创新的理念,设计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手工粘贴、绘画形式不限,材料使用倡导利费利旧。
四、展示评价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收获。
评价他人作品的作品,找出优点,纳为己用。
对创意新颖的作业进行重点点评。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
蓝天 白云
羊群 牛群 骏马
蒙古包 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