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语言。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当树叶飘零、白雪纷纷的时候,北飞的大雁让我们想起绿意盎然的春天。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请用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你学过的一首诗来说一说你对春天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朱自清先生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春 朱自清)
设计意图:此导入调动学生的生活及情感体验,回忆春天,感受春天,置身春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由发言既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聚焦春天的特质,为开启新课做好铺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PPT展示)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散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