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高考历史第二次适应性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8.0分)
1. 自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末期,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地域特征明显。然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不仅始终保持着,而且范围和程度也稳步地扩大和加深,直至秦汉帝国的建立。这说明中国文化( )
A. 具有南北对立特征 B. 在发展中不断交融 C. 深受社会形态影响 D. 从多元转变为一体
2. 唐朝有不少僧尼参与家庭佛事活动,与世俗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当俗家亲人去世时,出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亲人送葬:有些僧尼出家后仍住在俗家,甚至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由此可知,当时( )
A. 政府的宗教政策非常开明 B. 佛教得到民众支持C. 佛教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D. 寺院经济遭遇困难
3. 北宋时期,朝廷规定:朝臣任提点刑狱,须是曾任知州及实经两任通判以上之人;任提刑司检法官者,经大理寺试断案、刑名约七件以上十件以下,及格者方得除授。该规定反映了( )
A. 官员实践能力得到重视 B. 官吏考核程序较为规范C. 地方权力日益收归中央 D. 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4. 《明季北略》载:“明制最重进士,可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