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忆读书》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读拼音,写词语。
jiù( )父 无xiàn( ) shù( )说
āi( )伤 书kān( ) 质pǔ( )
烦suǒ( ) piān( )章
2.重点词语理解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烦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字组词
琐( ) 豪( ) 篇( )
锁( ) 毫( ) 偏( )
4.读句子,完成练习。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句话表明书也怕比,书也有_______和_______之分。我也会写一个十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体会
《忆读书》这篇文章是________写的,主要写了自己童年时期的________、读书的感悟、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等。下列属于作者的读书感悟的是( )
A.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B.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C.从读书中“我”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D.以上都是
6.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
7.你赞同《忆读书》一文中作者“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吟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索然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选文内容填表。
态度
书名
感受或评价
好书的标准
喜欢读
____
____
____
不喜欢读
____
___
10.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得到了什么读书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过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1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