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2.5 +0.5”新学制开启“产教融合”新途径
张劲松
摘要:为适应“2.5+0.5”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教育要通过实施“产业文化育人、校企共建‘厂中校’、‘校中厂’、构建校企双主体课程体系、推行教学企业教学模式、建设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等“产教融合”新途径,才能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职;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张劲松,男,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46-03
坚持质量核心,健全职业教育基本制度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明确从2013年起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人才培养模式。[1]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必开启“产教融合”新途径。
一、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变化
2005年,我国为推动职业教育扩大规模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在中等职业教育推行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中职学生在校3年的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