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课文中引号及某些关联词语的表达作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
其奇妙之处。
3. 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
趣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对诗: 城阅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君离别意,同是宽游人。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勤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
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 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
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车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
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 却让人感觉近
在人区尺。”同学们,屠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
在区尺呢?
《生回答: 国际互联网)
二、回顾问题,小组学习:
1上节课我们提出来三个问题,是那三个呢?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