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说课
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一课是“二期课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几何小实践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感性基础。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的感性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本节课的学习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并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美。
二、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经历探索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
3、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实践活动,在反复感知中形成图形表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感知欣赏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难点:理解“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这一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折一折,说一说,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而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和现代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
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猜图游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为什么有的猜得出?有的猜不出?引起学生的思考,初步感知图形的对称性。接着,又出示一些实物图片,并且通过媒体把实物图片转化到轮廓的演示。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本节课研究的都是一个个平面图形。出示这些平面图形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和刚才同学猜出的图形有共同特征。观察分类这些平面图形,然后动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证明图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呢?在学生交流讨论中确定验证的方法,在学生的反复体验中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把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学生通过对概念的初步理解后,让他们动手折一折去判断几个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这一过程的感受来进一步完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其中我还刻意加入一个既可以左右对折又可以上下对称的轴对称图形,作为轴对称图形的一种变化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可以从不同方向对称。
在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已经知道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的,在此时告知这条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对称轴”后,通过学生指一指、画一画的教学活动中掌握“对称轴”知识,并切实体会到对称轴应当在轴对称图形的中间。
在课堂效果最优化的练习环节上,我设计了“判断4个平面几何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说出在轴对称图形中有几条对称轴”这一练习环节,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来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进而以电脑演示去验证判断是否正确,又通过学生交流,进一步理解了对称轴的意义,巩固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对正例和反例的判断有效强化了“对折”的数学方法。圆的扩展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引申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不是唯一的,有1条、2条、……无数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
最后的欣赏部分,利用媒体展示,更加清晰便捷,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生活和学习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并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剪纸是我们学校的艺术特色,对称剪法学生基本掌握,课的末尾设计让学生动手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美,也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整节课力求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从而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