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说课
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一课是“二期课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几何小实践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感性基础。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的感性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本节课的学习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并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美。
二、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经历探索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