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四年级学生对生命的话题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很难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被人物的行为感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本课设计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出发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品味精妙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他们情感的闸门。学生在动心、动情地解读生命桥的含义的过程中,感受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伟大人格魅力,体会到茫茫海峡割不断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从而得到情感的熏陶。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师生)
2.搜集台湾地震后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用时:2分钟)
1.引导谈话: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常见的事物。你们都知道哪些桥?你听说过“生命桥”吗?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认识的桥。
2.学生齐读课题,围绕“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什么是‘生命桥’”交流讨论。
1.填空。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之间的______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2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袭击、暂停、血脉亲情”等词语。
3.屏幕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通顺。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训练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圈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3.汇报学习成果。
(1)借助图片理解:海峡、桂树、台湾。
(2)借助颜色理解:苍白、红润。
(3)查字典理解:期待、突如其来。
(4)在语句中理解词语。
①理解“凋零、含苞、绽放”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用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辗转”。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读正确。
5.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袭.击(xí xú)
间.隔(jiān jiàn)
空旷.(kànɡ kuànɡ)
同胞.(pāo bāo)
暂.停(zàn zǎn)
余.震(yí yú)
3.辨字组词。
杭( ) 抗( ) 峡( ) 狭( ) 凋( ) 调( ) 苞( ) 胞( ) 绽( ) 定( ) 怀( ) 杯( )
4.填空。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___________, 台湾同胞___________,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____________的生命桥。
三、自主阅读,体会感动(用时:10分钟)
1.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2.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提示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感动。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随时通过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感悟。
4.在救助小钱的过程中,有许多感动我们的地方,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出我们的感动之情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画出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令人感动的做法,读给同桌听。
2.把令人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一写体会。
3.学生汇报交流,预设如下:
(1)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余震中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李博士和台湾青年没有为自己着想,只想着快点抽取骨髓。)
(2)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对白血病,唯一救治的办法是骨髓移植,小钱能找到合适的骨髓,令人感动。)
(3)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位青年不顾自己家人的安危,一心想着捐出骨髓,挽救小钱的生命,令人感动。)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李博士几乎是24小时连续工作,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不顾劳累,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5.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台湾青年_____________,令人感动。李博士_______________,令人感动。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6分钟)
1.结合板书,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再现本课生字、新词,提出难写的字,指导书写。
3.积累表现“真情与关爱”的词语。
4.布置作业。
1.学生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及课文脉络。
2.学生读词语并抄写生字和新词。
3.学生积累词语。
4.查找有关真情与关爱的名人名言。
6.抄写表现真情与关爱的词语。
雪中送炭 扶危济贫 解囊相助 舍己为人 锦上添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交流名言,回顾导入(用时:2分钟)
1.有一首歌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现“真情与关爱”的名言,请与大家分享。
2.导入: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爱, 使人间充满温暖。正是因为爱,才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板书课题。
4.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名言,并简单说自己的理解。如:
(1)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德)席勒
(2)你可曾想到,失去了爱,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 ——(法)拿破仑
(3)地球无爱则犹如坟墓。——(英)勃朗宁
2.齐读课题。
3.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二、走进文本,感受生命之危(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 2自然段,说一说此刻你眼中的小钱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句子,引导理解:
(1)感悟18岁。在大家眼中,18岁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即将凋零”的含义。
(3)指导读出“痛心、惋惜”的感情。
(4)带着对“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的理解,再读描写小钱在病床上的句子。
3.补充介绍骨髓移植手术的资料。
4.出示句子:
①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②小钱是幸运的,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引导学生对比体会。
5.过渡:这对于才18岁的小钱来说,怎能不让人痛心、焦急?小钱能得救吗?
1.自由读文,抓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刚满18岁”“患了严重的白血病”“苍白”说对小钱的印象。
2.感悟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1)抓住重点词“静静地、刚满18岁、唯有、才”说说你的理解。(2)说说自己向往的18岁。(18岁是走向成熟的年龄;18岁就是成年人了;18岁正是美好人生的开始。)(3)介绍白血病的资料。在对比中感受痛心、痛惜。(4)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句子: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1)朗读这句话。(2)抓住“谈何容易”“才有可能”体会。
4.比较、朗读句子,从“几经辗转、终于”体会找到合适骨髓的不容易。
7.句子训练。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从句子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 )
(2)从这组反义词中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句子是________句,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主阅读,感悟两岸深情(用时:10分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5自然段,想一想台湾青年在捐献骨髓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然后谈谈你的理解。
3.组织学生交流。(1)出示课件:地震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从中你感受到了一颗怎样的心?(3)指导朗读。
4.任何一个理由都足以让这位青年放弃捐献骨髓,但他是如何做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第4、5自然段。(1)自由读,指名读。(2)引导换位思考:难道台湾青年不担心吗?他不怕吗?假如你是那位台湾青年,此刻你是怎样想的呢?(3)设疑: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难道仅仅是骨髓吗?还有什么?(4)引导说话:面对这样的一位青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5.指导朗读,读出感动之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填写课堂活动设计卡。预设:(1)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健康;(2)家人知道后会反对;(3)此时有余震发生。
3.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汇报:
(1)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