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doc

71阅读 | 2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doc第1页
《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doc第2页
《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doc第3页
《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doc第4页
《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doc第5页
《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doc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天灾 上传于:2024-06-02
《说勤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毫不气馁、远渡重洋”等。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的中心论点 2.理解课文是如何用事实来说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 教学难点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方法 情境启发 讲授法 自主练习 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司马光、童第周的生平资料及相关事例。 2.因为勤奋取得成就的事例。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2、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4、播放 精彩的导学作业。 新课学习 1、细读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听你们整齐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不过,老师想学齐泯王,不听你们齐“奏”,想听你们一个个“吹”,见识你们各人的真功夫。谁敢出来? (2)指名读:有勇气,你百分之百不是南郭先生。 ① 正音。滚瓜烂熟(shú、剥(bò)离;远渡重洋(chòng) ② 生字形近字辨别:期末(己、由)稍微(悄、俏)、社会(杜)、基础(拙) ③ 理解词语并造句:滚瓜烂熟、名列前茅(首屈一指)、急起直追(换奋发向上的词)、毫不气馁。 (3)默读课文:刚才,我们把课文读两遍了,我告诉大家,学语文一定要靠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就读准了,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就读顺了,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就读明白了。当然,学语文不能光是读,都让你们读去了,读完下课,各走各的,读了以后各人有什么感受、体会、发现、疑问、联想,大家彼此都不知道,那又何必要几十人拥挤在这一间屋子里干什么呢?是吧!那你们说,不光要读,还要干什么?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现在我还想请大家读课文,不过要求高了,读完要谈想法。建议大家默读,这样便于思考,可以在你认为有想法的地方勾勾画画,做个批注。会批注吗? (4)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 交流: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② 交流: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 ③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指出“终于”一词说明《资治通鉴》是司马光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怎样读好这一句? 教师简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所编书稿可以装满二十间房子。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比美。这部史学巨著就是司马光手中的鲜花,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恐怕是因为他聪明的缘故吧?(不全是。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④ 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是什么?(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体会司马光的惜时,读书次数多、时间长、程度深,以及对比手法更突出了司马光的勤奋) ⑤ 指导朗读:如何读好这一句?自由练读,读给同桌听,推荐读,注重评议(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⑥ 交流。 A 小时候别人玩的时候他仍读书。 B 长大后用“警枕”的自励自勉。文中“警枕”的“警”是什么意思? ⑦ 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 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5)师生交流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 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② 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可看出来?(起步晚,基础差,抓住“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 ③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勤奋) ——抓住“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还”等词句体会,怎样读好这些句子?体会童第周的勤奋。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他学习勤奋吗?(起早贪黑、夜以继日、披星戴月等)。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付出艰辛的劳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 教师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青蛙卵是像小米粒那么大的小黑籽,外面还有透明的胶质膜,遇水即膨胀,且彼此相连,结成一大团卵块;胶质膜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又能使卵有较为良好的发育条件。柔韧的胶质膜是对机械性刺激的最好缓冲物,特别当卵黏成大团时,还可以避免被动物所吞食;胶质膜也阻碍卵与卵之间的接近,因而使卵有更充分的氧气条件;透明的胶质膜可以聚集阳光的热量,提高了卵孵化时的温度。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地剥开,研究被迫停止,这时,童第周毅然站了出来,说:“我来试试”。面对别人的讥笑,童第周并没有退缩,他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终于完成了青蛙卵的剥离手术,在当时轰动整个生物界。当时我们的国家还非常贫困,没有电灯,他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④ 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用“    ”划出。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⑤ 交流: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和故事?(交流、推荐、出示投影)齐读这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名人勤奋好学的经典事例?(囊萤照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等) (6)请你用简短的一句话对他们做一个评价。可以是赞美的语气。 (7)教师小结: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 (2)齐读最后一句话,(抓住“只有……才能……才能”体会勤奋的意义) (3)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归纳说理性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提出观点、举例说明、总结观点。说理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4)质疑后学生共同探究:(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课后在去找资料解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