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交流与互补》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学教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景观图片及典型事例,比较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评价它们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认识我国各地区之间交流的现状和重要意义做铺垫。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图、图表、文字的分析比较,让学生学会从地图、图表、文字中获取信息,理解东西部在自然环境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辩证地看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观念。
2.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报效祖国。
学情分析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侧重“空间感知”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就是有方向感,能理解、表述空间,能说出视觉表象(地图、图表传递的信息)并能以此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七年级学生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各种媒体的介入,对世界、中国地理事物和现象已经形成了一些感性知识,但是初中学生缺乏相应的宇宙环境知识,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如何运用图表描述空间位置、归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这成为他们的学习疑难。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及原因。
2.难点:理解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评价它们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学——情景创设,目标定向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按照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分为哪四大区域?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我们的家乡宁波位于哪个区域?
(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调动学生眼、手、口等感觉器官和大脑思维器官,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起学习的兴趣,为新知学习做好认知的准备。)
区域的划分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中国各地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优势和不足。其中东西部差异最为显著。
【活动】(二)自学——书中学,做中学
(1)读图,找一找,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东部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3)在图中用红笔描出东西部的分界线
想一想:东西部分界线与中国哪些地理分界线比较相近?——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P1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P15)、人口密度分界线(P8)(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复习旧知,对比研究,自主内化知识)
【活动】(三)组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互助交流,归纳整理。
填一填: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两个自治州不做要求)
(在自学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组内检查纠错,通过动手练习,明确西部的区域范围,达到基础知识的内化)
比一比:对比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借助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矿产资源分布图, 我国西部主要矿产储量占全国比重一览表等,比较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
选择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分布图、矿产分布图,旨在引导学生把握对自然环境分析需要抓住的主导要素,至于土地利用图等故意留白,为下文让学生自主选择地图发现更多的差异埋下伏笔。
理一理: (培养学生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
表一
找一找:你发现东西部还存在哪些差异?(请为你作出的结论找到陈述的理由)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读图用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学会选择不同的地图,理解不同的地图传递的信息,获取需要的知识)
表二:
【活动】(四)展学:东西部优势大比拼(小组PK赛)
东西部优势大比拼——知识的内化,形成正确的人地观。(通过对区域人地关系的分析,思考人们应该如何处理人地关系?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回归本课的落脚点。)
活动5【活动】(五)研学——教师引领,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2022年4 13日报道:80%以上援疆资金投向基层和民生领域,这是宁波援疆指挥部从援疆开始就明确的方向。今年一开年,宁波援疆指挥部将援建着眼点再次聚焦民生领域,将提升受援地农业发展水平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在科技、消费、金融、项目等多个领域下功夫,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从“种子”出发,宁波援疆指挥部牵头建设库车市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引入中科院沈阳所、新疆农科院、宁波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6个实验室、5个专家工作站,实现制种育苗、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乡村振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