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口字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口字底。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步书写口字底的方法,注意笔画间的形态的细微变化。掌握口字底在例字中的合理搭配,了解口字底的形态及位置的细微区别。
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欧体楷书的结字美。了解“善”字的内涵,掌握“善”字的点画及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法学习习惯。
3.了解“口”字的本义,并通过“善”字学习,深化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热爱和传承。由“善”字联想到《道德经》中“上善若水”,在完善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汉字与书法的丰富内涵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课堂实践,正确、规范书写口字底及善字,掌握调整笔画形态、粗细以及位置关系的书写技巧。
教学难点:书写口字底在字中的运用,掌握善字笔画间的均匀分布以及突出主笔、巧平衡的结构规律。
教学准备:文房四宝、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寻找方格中心点
1、课件出示正方形:你能快速而准确的找到正方形的中心点吗?引出米字格,出示口字,让生观察判断口字中左竖的大概位置。
2、了解“口”字的起源及五种书体的形态。
3、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