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助读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2.学习保尔的精神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教学重点
1.了解本书的语言特点,理解本书想要传递的情感。
2.学习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格。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分段式精读
2.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有一位作家被罗曼·罗兰誉为“最罕见的道德、最纯洁的勇气的同义词”;有一部文学作品被人们视为“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这位作家就是前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同学们,大家都已经阅读过手头的这本书了。读完书后,很多同学都有思考或者疑惑。老师剪辑了几个同学的疑问,你能帮助他们解答一下吗?
(点评:导入时借用名言警句开宗明义,直奔主体,给学生鲜明的整体印象。同时,借用从学生中来的“疑问”提问学生,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并指明本节课属于名著助读课型。)
【讲授】作者简介、疏通文意
一、简介作者及作品: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今乌克兰)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1.作品名字的意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写这部小说时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着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当一名英国记者问他为什么命这个名字时?他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二、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小时候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之路,经历了各种磨难,在伤病无情夺走他健康的时候,他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写下《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小说。保尔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点评:作为名著助读课,这些基本的常识性内容应在导读课上解决了,本节课可以学生分享的形式重温或检测,无需教师亲自讲解,剥夺了学生展示的机会。)
【活动探究】
合作探究:保尔是个怎样的形象?这个人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让我们来看看。
三、梳理本书的重点情节:
朱赫来相遇——认识冬妮娅——犹太人遇难——救朱赫来被捕——被捕之后——冲锋陷阵——死里逃生——和冬妮娅分手——车站邂逅——健康恶化——带病工作——投入新工作
(点评:此处的情节梳理,老师注意到精读与跳读的阅读方法指导。因为是助读课型,学生此时应该是有话可说,可以让学生分享阅读中印象深刻的情节之后,老师再来与学生互动梳理,一线串珠,帮助学生厘清模糊不清的知识内容,而不是的直接呈现和老师为主的笼统讲授。否则这个环节的设计意义不大。)
四、重要人物梳理
1.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主要情节,那么这些情节中的人物,大家是否都认识呢?那么先由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几位在保尔生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三名女性吧。
(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三位女性性格上的异同点)
——冬妮娅·图曼诺娃:她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平易近人,彬彬有礼。将《牛虻méng》借 给保尔,启发了他的思想。
丽达·乌斯季诺维奇:她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保尔真正深爱的对象,她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爱憎分明。
达雅·柯察金娜:她善良、乐观、勤劳,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善解人意。她是保尔的妻子,受保尔影响成为共产党员,在保尔卧床期间照顾并鼓励他创作。
2.同学们在阅读中,还对文中的哪些人物感兴趣,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看法。(生自由回答)
3.布置课后研讨专题:重点研读与保尔、朱赫来相关的文段,走进书中的核心人物。
(点评:从时间分布看,此环节应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设置能能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表现踊跃,师生互动积极,尤其是课后研讨专题的布置,实现了“教是学的开始”,将学生的阅读引向“青草更深处”。但由于前面耗时过多,研讨过程略显仓促,学生的精彩未能充分展示。可见,教师在课堂的详略处理上有待加强。)
【课堂疑问】
1.小说标题中“钢铁”有什么样的含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艰苦的战争环境,异常恶劣的劳动条件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2.小说主人公有自杀的念头,你认为这样写是否有损人物形象?
——没有。因为失去战斗能力,对保尔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产生这个念头是情有可原的。但他最后还是放弃这个念头,这又侧面赞扬了保尔,对面挫折,即使十分痛苦,也能勇敢面对,既使人物形象真实立体,同时也更好的印证了名著的主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3.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