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与游戏:救护车(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跳竹竿”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将其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充分考虑到此项运动的特点:舞者在敲动的竹竿中来回跳动穿梭,人、声、竿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体育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水平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韵律操和舞蹈有了一定的基础,水平二舞蹈教学中要体现民族舞蹈的特点,不仅要形象的模仿,更要了解舞蹈的精神,通过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发展学生灵活性、协调性、模仿能力、记忆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力,能初步的表现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
竹竿舞是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