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趣味竹竿舞(教案) 体育四年级上册.doc

292阅读 | 10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趣味竹竿舞(教案) 体育四年级上册.doc第1页
趣味竹竿舞(教案) 体育四年级上册.doc第2页
趣味竹竿舞(教案) 体育四年级上册.doc第3页
趣味竹竿舞(教案) 体育四年级上册.doc第4页
趣味竹竿舞(教案) 体育四年级上册.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老古板 上传于:2024-06-27
《趣味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健身活动的兴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民间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竹排舞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创新、合作探究、加强交往,培养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1、竹竿舞是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排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简单易学,它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享受美、创造美。 2、将此项运动引进体育课堂中,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竹竿舞跳法多样,竹排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特别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灵敏感、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并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因此,将其作为本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学情分析: 1、就竹竿舞教材来说,要求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和协调性,且符合水平二学习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