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竿舞》的设计
一、教材内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跳竹竿舞
二、教材分析:竹竿舞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它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我国黎族、京族、瑶族、壮族、佤族、苗族、黎族、畲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中均有流传。传承至今,竹竿舞不断融合新的时代元素, 它的形式不断的发展变化,从以下肢动作为主发展到上下肢动作结合的表演,它既有浓厚的趣味性又具有强烈的竞技表演性。在学校的普及和发展中,它具有鲜明的集体性,要求小组的同学必须配合默契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跳竹竿舞看似动作简单,实际运动强度较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因为它既有单、双脚连续跳跃的项目,又有上肢持轻器械的适当运动,使上下肢和全身骨骼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长高和体型健美。
跳竹竿舞能培养创造能力,对跳的方法进行创新,通过不断尝试、改进多发展几种跳法,根据不同节奏融合现代中西方民族元素创编多种跳法,使学生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课改对教学目标制定的相关要求,在充分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能力,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实现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