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眼睛看见信赖——《珍珠鸟》课堂教学谈
江苏海门市德胜小学(226102) 周玉贤
《珍珠鸟》是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文中以人与鸟的相处为线索,从害怕到敢于面对,再到和谐共存、相知相伴,达到会心会意的美好境界,由此探讨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再继续深挖,也可推知人与人的关系,可见冯骥才名为写鸟,实为传情达意。他用爱的眼睛,将目光聚焦信赖,追问信赖,实践信赖,实现了人与文的和谐统一,人与鸟的和谐共存。
这篇文章收录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学生要从工具性的角度学习语言文字,还要从中领悟“信赖”,体验信赖之境,而这也恰恰是文章的难点和重点。对于“信赖”,理解字面意思很容易,难点在于领悟其中的意境,这需要老师引领,给予学生一双爱的眼睛。基于此,我带领学生从爱入手,探寻信赖的美好之境。
一、溯线索,寻人与小鸟的信赖
学生对信赖的理解,不能单纯地以作者的一句感叹收尾。这样的教学越俎代庖,阻碍了学生内心感悟力的发展。教师要在课堂上,领着学生寻找线索,像迷宫寻宝那样,细心领悟一字一句,最终实现文本表象的积累,使体验得到升华。在《珍珠鸟》中,能与人建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