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课例分析
一、设计思路:
骑木马对儿童来说是件快乐的事。那些左摇右晃的玩具更引发着儿童的好奇心,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本课正是基于儿童的这种生活经验设计的。教材提示了制作摇摆小玩具的简单方法,主要是紧紧围绕半圆形做文章,引导学生去想象依托半圆形可以制作出哪些形象?最后通过对纸材的装饰加工,创造出富有情趣的作品来。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都是有益的。另外,在教学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探究摇摆玩具重心的问题,把简单的科学知识渗透在美术教学之中。
二、教材分析
《摇啊摇》为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有趣的形状》中的第三课,本单元共有三课,在这一单元中设计了以泥工、 纸工等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折折、剪剪、画画、做做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感受学习的快乐。此课以可摇动的半圆形纸为基础,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类似物体的联想,并对半圆形进行简单的添加,从而完成一张富有童趣的作品。在学生的记忆中公园里、儿童乐园中的摇摆娱乐项目往往让他们流连忘返,所以当《摇啊摇》这一学习内容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定能引发学生们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好问、好奇,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不强,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活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
四、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生活中可摇动的事物
创意与表现:根据半圆形联想生活中的事物,并添加制作
欣赏与评议:能表达自己的构思及发现他人的创意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半圆形能摇摆取来,并联想生活事物
教学难点
纸对折、剪出圆弧线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七、课前准备
学具:画纸、彩纸、剪刀、胶水、记号笔、油画棒
教具:画纸、范画。
八、教学过程
感受与思考
欣赏比较,思考摇起来的原因,联想摇啊摇得相关经验,讨论主题
提问: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物会摇动?学生讨论回答。
给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内容,展示一些会摇动的事物。
结合生活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摇摆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及情趣。
揭示课题《摇啊摇》
发现与尝试
讨论联想半圆形的事物,设计作品题材并制作
观察比较,发现半圆形纸的制作方法
提问:怎样让纸站立并且要摆起来?
学生实践并回答:折叠并剪出半圆形
出示几张不同的半圆形的剪裁图,观察比较,哪个半圆形要摆效果最好?
1 2 3 4
4、说出要摆效果不好的原因:
(2)半圆形太扁了,弧线平缓,摇摆幅度小。
(3)弧线太平,摇摆不起来。
(4)半圆形太瘦了,容易倒。
5、教师演示并小结:
画弧形线时两端距离要尽量拉开,弧形线要尽量剪得光滑。
学生尝试剪半圆形纸
思考与制作
以半圆形为基础,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讨论,帮助学生确立设计内容。
思考:看到半圆形想到了什么?
(出示范作)变一变,请学生填空:
半圆形是。。。。。。加上了。。。。。。变成了。。。。。。
如:半圆形是碗,加上了米饭和筷子,变成了一碗饭。
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请学生欣赏,引发制作兴趣。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想想:半圆形是什么?添加什么?变成了什么?
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在添加辅件事需提示:粘贴的图形由于太大或左右轻重不一样,都可能造成重心的不平衡,为了使摇摆稳定要考虑添加物的大小和粘贴位置。
出示几个失败的作品,提醒学生如何避免错误。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提出作业要求:
注意弧形线的弧度,尽量剪得光滑流畅。
联想新颖,添加有趣。
注意添加部分的大小,粘贴部位要合适。
及时发现学生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创意,加以提示与表扬,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完成作业。
欣赏与评价
展示作品,交流感想
将自己的作品摆在桌上玩,可以交换着玩。
通过游戏让学生欣赏比较谁设计制作的作品最有趣、最好玩,为评价他人的作品作铺垫。
推荐优秀作品进行互评,并分析肯定他人作业的成功之处。
评价:
作业的平衡度设计的如何?是否出现“一边倒”的问题。
形象画的美不美?是否有趣?
用纸张制作出能站立并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