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涡阳第八中学:臧文清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学习难点
驳论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带来丰收的成果,带来奋斗的喜悦,带来生存的信念。泰戈尔曾经说:“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谁忽视了人生中的创造,无疑也是对人生的懈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从此敢于创造,勇于创造。
二、作家作品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