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8 匆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光线正无可挽回地________,一派荒凉。
②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________。
③我会________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A.消逝 反应 激励
B.消失 反映 激励
C.消失 反应 勉励
D.消逝 反映 勉励
2.下列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C.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的语文成绩便遥遥领先。
3.《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很多相同点,其中有一项不是的,这一项是( )。
A.这两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情感抒发都真切、自然。
B.这两篇课文都抓住时间来写,表达自己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C.这两篇课文都是情景交融,在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D.这两篇课文都运用心理描写,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郁 缺泛 流落 妻凉 B.帐蓬 援救 寂莫 恐惧
C.日历 仪器 介意 处境 D.隔绝 远眺 缘固 防御
5.把下面三对反义词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
燕子 了,有再 的时候;杨柳 了,有再 的时候;桃花 了,有再 的时候。
A.去 来 枯 青 谢 开 B.枯 青 去 来 谢 开
C.谢 开 去 来 枯 青 D.枯 青 谢 开 去 来
二、填空题
6.按课文填空。
(1)《匆匆》是一篇 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和____之情。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____》、《____》。
(2)学了《那个星期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现在用一句名言和一句诗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综合回顾。
《匆匆》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和诗人_______创作的一篇_______。“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这种表达方法叫_______。作者通过本文旨在告诫自己和世人,时间_______,要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读完了图书《怎样学好语文》。(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阳光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匆 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 )了,有再( )的时候;桃花( )了,有再(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0.在文中括号里按原文填空。
11.单项选择题。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句话中作者把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 ”,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
A.轻烟 B. 轻烟、微风 C.薄雾 D. 轻烟、薄雾
(2)短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抛出一连串的问句,表现出( )
A.作者很坦诚,对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就直接问读者
B.作者内心痛苦,想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
C.作者对时光流失的怅然若失,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是自然流露
D.作者的内心十分苦闷,让读者很自然感受到消沉和忧伤
(3)对课文中“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作者是说自己虚度了光阴,一事无成。
B.作者说我们虚度了光阴,一事无成。
C.作者想强调说日子是没有声音和影子的。
D.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时间流逝的美好回忆。
12.认真读一读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仿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 时,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日子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第四自然段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你读后体会到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匆匆
燕子____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___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___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传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泥?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4.在第一自然段的方格内填上恰当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开头写燕子、杨柳、桃花与下文写日子匆匆过有关系吗?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铺叙日子匆匆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线句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白白走这一遭啊”一句饱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略
2.B
【解析】
略
3.B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B.不正确。《匆匆》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既表达了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又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那个星期天》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方式,表达或烘托了“我”无聊、孤独乃至绝望的情感,从孩童的视角看人、想事,真实地展露出孩童的情感。
4.C
【解析】
略
5.A
【解析】
略
6. 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时间流逝的踪迹 无奈 惋惜 春 背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
【详解】
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7.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