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优秀导学案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简述本文的行文脉络和论证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文章观点,体悟该观点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课前预习】
知人论世: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学家。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4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渠”即张载,“山”乃王夫之),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冯友兰评价说:“张先生治学之道为‘修辞立其诚’,立身之道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
一、导入
“真”和“善”是人类美好的品格,也是长期以来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修辞立其诚》关注的是“真”,《怜悯是人的天性》关注的是“善”。
二、自读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请画出本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