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熊猫玩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
二、故事导入,思维碰撞,引入课题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他们所说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
4.师总结:其实把他们所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所以同学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才能比较准确。
三、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一)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A.跟小熊说说,你们在小熊的哪一面,拍到了什么?
B.交流:同一个小组的同学,为同一个玩偶拍照片,拍到的四张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