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作品特点分析。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曲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乐曲采用D大调,复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的快乐心情。中间转为G大调,乐曲轻松跳跃,形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2.本课内容及知识、技能在学段、单元中的位置、关系和任务。
本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课中的欣赏作品。本课所涉及到的音乐音乐形象活泼有趣,在本册的学习中突出一种乐观勤劳向上的精神。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