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品行、传授、尊重”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孔子拜师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2.教学难点: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知
1.谈话引入: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的题目是《孔子拜师》。(板书课题)
2.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或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意图: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可将学生所提问题记在黑板侧边上。
3.请你读一读“资料袋”中的内容,了解一下孔子。 你知道了什么?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了吗?
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可将学生再次提出的问题追记在黑板侧边上。
4.导入新知:看来我们还有许多问题一时答不了,那就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你对照拼音提示,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除此以外,如还有拿不准的字音,请标注出来。
2.正确认读生字词。
(1)自己读一读刚才画出的生字词。
(2)同桌互读生字词,相互纠正,并请教拿不准的字音。
(3)指名读生字词,全班纠正字音,特别提示“仆”的读音。
(4)利用课件“我会认”“我会读”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
3.指导学生写字。
(1)谈话激励:7 个生字大家认读得特别好,相信 12 个要求会写的字,你们一定也能写得特别好,对吗?
(2)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3)指名请同学说出生字的记忆方法,重点提示“尘”“迎”“境”等字的写法,利用课件“我会写”,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4)给学生 5—10 分钟的时间安静写字。(建议写字头,教师可巡视指导。)
(5)评议。
三、再读课文,字句正确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
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1.抄写 12 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认读词语: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尊重、品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孔子拜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
2.请四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请给予评价。
3.离开课文,你还能认出课文中的词语吗?
将词语“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尊重、品行”投影出示,请同学认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
孔子决意拜师 → 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 认真求学 → 受到人们的敬重
2.在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细致感悟
1.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哪些具体的语句或事件反映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崇高品行,用“____”画出来。
(2)讨论: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一听!(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并板书。)
2.建议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下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从而体会孔子与老子的高尚品行。
(1)体会:孔子——谦虚好学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会。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拜访”是敬辞,“访问” 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②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多谢老师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③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⑤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3)体会:老子——诲人不倦
①“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四、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回忆上节课同学们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答案了吗?请你说一说。
2.你还有什么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六、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