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特别是有些词语具体的语言环境下的意义。
2、理清总说、分说的结构,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3、体会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把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4、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小黑板、录音机
2、苏州园林图片以及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北京园林中的彩绘等。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相结合,依据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几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的,苏州园林是怎样的呢?(展示有关图片)
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序文”——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这本摄影集就叫做《苏州园林》。
这一节让我们随叶老去观赏那富有诗意画意的园林吧。
二、板书课题,指名学生简介课文内容
三、检查预习效果,集体评议
四、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务必……一幅完美的图画)(图画美)
具体表现在:
(1)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2)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3)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4)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四个讲究,概括下文的分项说明,3、4、5、6四段就对这几方面分别作具体的说明。)
2、总括每段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②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点
③介绍建筑物的布局
④介绍假山池沼的艺术
⑤介绍花草树木的画意
⑥介绍花墙廊子的层次
⑦介绍细小角落的图画美
⑧介绍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
⑨介绍屋室的色彩装饰
⑩结束语
教师小结:
这样来读文章,就把长文章读“短”了,再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就简单了。我们根据段意看看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小组讨论后,选一代表发言,教师更正
第2段概括了全文的中心,以下各段都是围绕这一特征展开逐一进行说明的,第2段与3——9段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从全文看,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五、归纳总结:
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因此它不是像一般介绍某一个地方的说明文那样,按游览的路线介绍,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介绍,先总说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然后就形成这个特征的四项设计原则分别作出具体介绍,并捎带谈到其他的一些次要特点,然后总结全文,文章严丝合缝。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用简明朴实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文,看全文从此处开始共有几次提到“图画”的,用圈点法和序号标出这些句子。
二、研读赏析
1、小组讨论画出提到“图画”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教师明确: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形象地告诉我们,苏州园林富有色彩美,结构美和布局美,体现出园艺的奇巧和园艺家们的独具匠心。
2、以古筝配乐让学生读课文,感受课文所写的美景
3、小组讨论
苏州园林是怎样做到四个“讲究”,处处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的?作者在说明事物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3段: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