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哨与小狗》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材出处:湖南文艺出版社 音乐 二年级下册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用回旋式写成,C大调,四二拍子,曲式结构为A+B+A+C+A。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对音乐情绪、节拍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但专注时间较短、对音乐的描述词汇积攒较少,需要通过教师适当带动和引导,用形式多样的律动游戏,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培养更全面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聆听《口哨与小狗》,感受乐曲轻松、快乐的情绪,逐步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2、通过片段对比聆听,学会根据两种不同节奏型创编身势律动表现乐曲中彼得与布克的音乐形象。
3、在反复聆听中熟悉主题音乐旋律,能听辨出主题音乐随音乐律动并初步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口哨与小狗》,能随乐进行律动表现,感受乐曲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