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观潮》教案4.doc

78阅读 | 3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观潮》教案4.doc第1页
《观潮》教案4.doc第2页
《观潮》教案4.doc第3页
《观潮》教案4.doc第4页
《观潮》教案4.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一眼误终生 上传于:2024-07-04
《观潮》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观潮》是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 “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教学难点分析 1、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2、引导学生很好地理解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表现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形象美  谁知道潮汐是一种什么景观?给大家说说。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钱塘江大潮来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录像,看后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放映钱塘涌潮的录像) 学生发言。 教师简介背景: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南宋词人周密曾经观看了钱塘江涌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的描绘了出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南宋词人周密走进《观潮》,领略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注意字音。 读准字音: 雷霆(tínɡ)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ɡ chōnɡ)  如履平地(lǚ)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 赁(jiù lìn) 罗绮(qǐ)   鲸 波(jīnɡ)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3、辨明词义: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4、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5、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6、多媒体显示第三段译文,学生共同评点。 学生评点:“吴儿善泅者数百”应翻译为“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旗尾略不沾湿”应译为“旗尾一点也不被水沾湿”。 教师提示:文言文翻译应遵守“信”“达”“雅”三字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一定要一一对应,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 四、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文章内容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齐读课文,思考: 〈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描写对象,总领全文,点明题旨。 〈2〉、“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你想用哪些词语分别这些方面的特点?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涌如潮。概括起来就是:潮来之状——雄伟壮观,演习之形——精彩动人,弄潮之势——勇敢矫健,观潮之盛——盛况空前。 2、研读文章内容,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  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可能会探究的问题) 〈1〉、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2〉、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3〉、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溯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4〉、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 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 (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 〈1〉、学生明确:从“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学生明确:这个场面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教师点拨: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是采用动静相衬的方法,造成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3〉、学生明确:描写壮士形象的句子是:“披发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突出勇士们溯流而上的高超本领的句子是:“争先鼓勇……而旗尾略不沾湿”。 〈4〉、教师点拨;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 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