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说《呼兰河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介绍作者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故事,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位著名女作家——萧红。
媒体出示:
萧红(1911-1942),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1935年在上海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短暂的生命里,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说明: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简介作者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学习小菜单:
(1)正确朗读词语
蚂蚱 嗡嗡 绒毛 啃 樱桃 闪烁 毛嘟嘟
蚌壳 瞎闹 谷穗 倭瓜 水瓢 玩腻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检查交流:
(1)开火车抽读词语。
(2)学生交流祖父的园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美丽、快乐、好玩、充满生机、自由……并随机朗读有关的语句。
3.是呀,祖父的园子就是“我”童年生活的乐园,萧红用诗意般的语言,从三个方面描述了园子带给她的快乐,你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吗?
媒体出示:
园子的美丽→在园子里玩耍→园子的自由
4.交流:第一段(1—3节);第二段(4—15节);第三段(16--20)
说明:在交流园子的印象时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由于课文篇幅较长,为方便阅读理解,教师给予提纲的提示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线索。
三、研读课文、感受童年
1.(媒体出示思考题)选择其中一段认真读,想想: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用笔画下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重点交流:
(1)第一段:园子的美丽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
①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停在上面一动也不动了。
②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③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板书:美丽、充满生机
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2)第二段: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
①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②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④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感受“我”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玩耍时的快乐;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和包容。板书:慈爱、包容
(3)第三段:园子里的自由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
①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②花开了……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③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感受“我”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板书:自由、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体会祖父的园子带给作者的童年幸福。
说明:由于是略读课文,所以教师根据课前的提示设计主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问题充分阅读,避免琐碎的提问。因考虑到课文篇幅较长,不可能面面俱到,故允许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一段,重点突破,在交流中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你喜欢祖父的园子吗?作者为什么能将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