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教案
共1课时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小学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开学三周,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教法的灵活多样,学法的指导,对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课堂评价,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规范化也是特别重要的。因此,本文的设计构想是通过情景导入,将学生带入写景抒情散文美好的意境当中,再通过各种学生活动,推进知识的讲解与落实。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指导学生运用重音和停连,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和层次变化。
2、品味文章充满诗意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风格,借鉴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2.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的风格,借鉴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教学方法:1、朗读指导法。 2、课堂讨论法。 3、读书指导法。 4、启发法。
学法指导:1、讲授式指导法。 2、合作探究法。 3、归纳式指导法。
导学过程:
练习所对应的考点或训练的能力
自主教案
教学过程
【诗词渲染,意境导入】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读完后告诉老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不同季节的雨,其特点又是否相同?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四季》。
一、 【听雨】
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朗读技巧:重音、停连和情感投入等。那么,请运用这些技巧,用你的朗读,将我们带入清新、润泽的雨境之中。
【学生活动一:寻找“最美朗诵者”】
活动指导:四人一小组,每人挑选四季雨景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朗读给其他小组成员听。组内仔细辨别,细心甄选,最终挑选出一位“最美朗诵者”,朗诵给同学们听。
【设计意图】本文是自读课文,主要在于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个环节给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同时也发挥出小组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朗读,相互促进,主动感悟语言、亲近文本。
二、 【品雨】
如果让你用颜色来代表四季的雨的话,你认为四季的雨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导出板书:思维导图的设计)
【学生活动二:绘制“雨的地图”】
每个大组讨论一个季节的雨景,四人小组合作,用“批注阅读法”在文中圈点批注,讨论研究,完成黑板上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和写景层次。
【学生活动三:美文共赏】
除了四季雨景的鲜明特征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外,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值得我们品味。请同学们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并将你的发现分享给小组成员。
(活动提示:可从修辞、用词、观察角度、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会赏析写景抒情散文文段的方法。
品完《雨的四季》,你如何理解文中的“雨”这一形象?
作者笔下的雨,不仅仅是一种天气情况,
春雨像 ,
夏雨像 ,
秋雨像 ,
冬雨像 。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发挥联想与想象造句。
三、【悟《雨》】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为什么作者可以写出如此诗情画意的画面?除了细心观察之外,大家发现还有什么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观察的角度
景物的特征
具体的描绘
思维的拓展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
四、【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