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能够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为之后学习动植物细胞奠定基础。这对学生从微观理解生物体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感兴趣,有热情。但动手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展示显微镜的构造,利用微课展示规范的操作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通过动手实践,互评互助,最终建构概念,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能力目标:
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生物科学的探索需要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题采用生物科学史导入情景、问题推动教学、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策略。根据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信息